第724章 得道者多助(2 / 2)

家人们谁懂啊,这种意外之喜,真的太让人开心啦啦啦啦!!!</p>

真捐赠的效果太好了。</p>

这第一家之所以是第一家,是因为他们家的两个儿子都在被捆走的城卫军中。</p>

&lt;div class=&quot;contentadv&quot;&gt; 可想而知,人被带走的时候,这家人家是多么的惶恐无助,那感觉,晴天霹雳,塌天大祸!</p>

第一家收到借据一张,上面没写两车这么笼统的数字,而是写了多少袋粮,还有估重。</p>

估重这个活常经手粮食的人都大差不差,而衙门里的收粮衙役就更不在话下,快班收过,皂班也收过,两个人一组,一个过数一个过重,边上再配一个算术写借据的,就齐活了。</p>

闫字旗的孩子,都不是一般的孩子。</p>

非常能领会他们头头闫小将军的指挥。</p>

就如闫玉教他们的那样,小脸绷着,不笑少说话,主要一个严肃,执行任务中,起范儿!</p>

给他们捐钱捐物也得不到他们的好脸,就这么贯彻始终。</p>

只在写借据的时候才会多问几句话,确定一下被带回关州的义助义士家人是哪一个,另找本子记录,不但写下这人的姓名年龄,还生怕重名,连家里有几口人都仔细盘问。</p>

人就是有这种心态,对方收下打点的财物,就觉得安心一些,也敢上前大着胆子多问几句了。</p>

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问报名闫字旗的小兵。</p>

潜意识里,大概觉得,孩子说的话更为可信一些。</p>

孩子们被事先叮嘱过,即便有义助在先,态度还是稍稍有些恶劣。</p>

回答的不但简短,有时候被重复问一个问题,还会不耐烦闭口不言。</p>

而这样的态度,反而让铸元城的百姓安心,也更能接受。</p>

对打听来的消息,亦深信不疑。</p>

真要是好言好语的和他们说话,他们反而要揪起心来,觉得对方要图谋他们什么……</p>

“报~闫小将军,都挖好了!”</p>

王大龙身上微见热气,全身被雨淋湿,可他不冷。</p>

铸元城虽久未翻修,可作为一座曾经抵御外蛮的边城,城墙的厚度和坚固度,都在水准之上。</p>

但今日,它碰到了一生之敌。</p>

城墙确实是不好挖,哪怕有狗洞的基础。</p>

但他们的目的不是破坏城墙,而是挖出一条能贯通城内城外的通道,或者准确的说,地道。</p>

这方面,小安村的孩子可太有实际经验了。</p>

村子里家家有地窖不说,这回犯官大人们给村子设计的改造图,不论是地上部分的坞堡式高墙,还是地下据说用于逃生的秘密地道,都被挂在教室的大木板上,详细教学。</p>

每家最少出一个人来听课,闫玉对童子军的要求是,必须全员到位。</p>

几位犯官大人轮流上课,重复上,目的就是让小安村村民能完全理解村子改造的意义,以后高墙咋个起法,地道的线路和挖土的标准,挖浅了不够,挖深了浪费,如何能正正好的挖出一条地道来,挖到哪里放撑子,能走人,还不容易塌……</p>

闫玉对自己的队伍自然是偏心的。</p>

没少在喝大锅汤的时候往里头加料。</p>

小安村的孩子生病少了,一个个身子渐渐结实,力气变大,手脚灵活,反应变快,连小脑袋瓜都聪明起来。</p>

固然是吃食上有所改善,外出见世面的机会变多,及闫玉这个头头对他们一日日的深刻影响,最根本还是她夹带的“私货”,各种闫家小肉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