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功亏一篑!(1 / 2)

(),

1990年3月22日,即新世界宣布面收购永安集团的第二天,永安集团董事局发表声明,拒绝新世界的收购建议,认为严重低估该集团的资产,不受欢迎;并声称已接获拥有超过50股份的股东通知,无意接受新世界的收购。

永安集团董事总经理郭志韧更公开谴责郑家的敌意收购,他表示:“Z国人做事应该讲交情,收购应友善进行。新世界发展若希望与永安集团合作,大可大家讨论、商量,通过商业银行猝然收购,是有伤感情的。”

对此,身为新世界董事长的郑玉桐随即作出回应:“在提出收购永安集团前,我们曾多次致电郭氏家族,不过一直不获答复,在发觉郭氏家族不断在市场吸纳永安集团时,我们才毅然提出收购。我们原意并非敌意,而是希望友善进行的。”

郭氏家族在公开拒绝的同时,又积极通过永安控股公司永安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大手在市场吸纳股份,计有3月22日购入1061万股;23日购入625万股;26日购入395万股;28日购入63万股及30日购入1294股,动用资金约3400万港元,共购入2146万股,相当于永安集团部股权的118。

永安集团董事局既然声称已获超过50股份通知不接受收购,为何仍在股市购入股份?

对此,副董事长郭志桁喻为将围墙加高,再装上一圈铁丝网,并透露郭氏家族将继续在市场吸纳,但不再透露数量。根据证券条例,若非董事或控股公司购入,无须呈报证券处及向公众公布。

永安集团大股东如果真的已控制超过50股份,以公开收购的形式肯定不能成事,何以新世界如此草率行事?

根据郑玉桐的说法,是新世界从永安集团年报中看到郭氏家族的持股量仅四成三)其中,代表家族利益的永安商业管理公司持有412股权,董事局郭家成员持有257股权)。

因此,估计至少有三成股权的持有人立场未定,公开收购尚有成功的机会。

当时,市场认为,郭氏家族能保住祖业,关键在于郭氏家族的众多子孙在郑家的银弹攻势下能否“坚守立场”。

从过去历史看,家族内兄弟不和甚至倾轧、“宁予友邦,不予家奴”的事件屡屡发生。

历史上,1986年华人置业本来是冯秉芬、李福树之间的事,发展到后来竟杀出一个刘连雄,且渔翁得利。

因此,永安集团难保不是华人置业的翻版。显然,郑玉桐对此亦寄予厚望,希望对郭氏家族成员逐一击破,从中渔利。

可惜,这回郑玉桐的希望落空。当时,市场一度传出郭文藻所持6永安股权已售予新世界发展,但事后证实仅属流言。郭氏家族后人虽然经营永安作风保守,但对保卫祖业却众志成城。

市场预见郭家既决心捍卫永安,又持续在市场吸纳股份,估计新世界的收购机会渺茫。永安集团的股价也就在三月底逐步回落到每股137港元水平。

然而,郑玉桐并未因郭家决心保卫控制权而放弃。4月4日,新世界发展表示,若此次收购变成无条件(即超过半数股东支持),将一并收购永安集团占六成股权、专门经营百货业的永安公司,整项收购计划将因此而多付出10多亿港元,令总金额高达40亿港元。

新世界所提的建议,明显表示新世界对今次收购仍抱极大的决心,并认为事件仍有转环的余地。

在此之前,新世界还强调,该公司收购永安集团,是希望作长线投资。若接获九成股权,会行使强制性收购,向其他小股东提出面收购建议;若收购逾75股份,新世界亦无意将股权降低。新世界并表示,希望将永安的业务合并到新世界,并放弃永安的上市地位。

此时,新世界联合华资财团和郭家处于势均力敌的情况下。

1990年4月9日。

杨铭从濠江回来,这局势已经发生改变。

此时,最害怕的正是郭氏父子和李加城那些人,他们高价从二级市场收购的永安集团股票,如果帝国集团介入。

那么对于他们来说,这次收购郭家的永安集团也就功亏一篑。

当晚。

郑玉桐父子和李加城等人谈好后了。

郑玉桐父子先去深水湾包家半山别墅见包裕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