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已将你开出的条件,给洪友盛说,洪友盛没答应。”
“还说他以前投皇上,并非出于本心。他是桓玄的将,一定要为桓玄报仇。”
说话的中年男叫瘐炳伦,以前是个中立派。
也算是出淤泥而不染,被司马宗任命为建康太守。
瘐炳伦说完,嘈杂声四起。
“这可如何是好?现在京城只有一万兵马,岂能胜过桓军?”
“桓军又多了五千,这五千还熟悉我军,这次只怕京城难保。”
这事谢瑶也不知道,比其它人更急:
“皇上,我们暂时去下邳吧!刘将军一定能保护我们。”
司马宗又好气又好笑,要是刘裕真愿帮忙,一定能拦截住桓弘。
都这时候了,还认为刘裕是忠臣?
“我军还有一万兵马,他们不过几万,如何就战胜不得?”
大家哑声,一个个像看白痴似的看着司马宗,听他继续忽悠。
“朕觉得,一万兵马都多了。朕只要五千,定能杀他们丢盔弃甲。拿大刀来。”
没办法,司马宗准备再给大家表演一下,安他们的心。
表演没能继续,有人来报:
“皇上,琅琊王带兵到来。”
“太好了,我们的终于来了。”
……
大家高高兴兴出城,结果一看,兴奋劲少了大半。
在他们面前的兵马,大概有三千人。
前方骑马之人,是个十六七岁、身材较瘦,穿着一件大套盔甲的年青人。
司马宗对这个年青人很有印象,可能是血浓于水,一见面就感觉亲热。
“皇兄,你终于好了。臣弟带三千人来助你,我们兄弟,一起杀那些乱臣贼子。”
司马德文很激动,司马宗拍了拍他的肩:
“多谢三弟,有三弟相助,那些贼军再多,又有何惧之有?”
司马宗对这个弟弟非常满意,历史上,一直没打他皇位的主意。
最后虽被刘裕推为帝,仅一年,就被刘裕弄死。
司马德文在浔阳发展,一共不到四千人,亲自带三千人来。
王神爱几女也一同出来,和司马德文之妻褚灵媛一番叙旧,将他们带进皇宫。
“皇兄,听说洪友盛反出京城,就在怀县,臣弟愿带兵伐之,不能让他们与桓军汇合。”
没想到司马德文如此勇敢,司马宗笑了笑,将他计划说出。
司马德文大喜:
“原来是皇兄之计,臣弟白担心了。听说皇兄现在武艺非凡,定能胜桓弘等人。”
“大哥岂止武艺非凡?”
大殿全是一家人,司马芳将石人之事说出,司马德文又是一阵大喜。
“四妹,此事万不可传出去,你真不该对我说。”
司马宗暗自点头,司马德文年纪虽小,颇为沉着。
“以后我大多时间管军,三弟没事,可将心思放在政事上,暂时不用回浔阳。”
司马宗现在连上朝也少,将内政,尽付于谢瑶等大臣。
司马德文到来,能帮他不少忙。
喜事成双,王静之到来。
“皇上,桓弘主簿孟昶派人来,说有要事相商。”
司马宗很兴奋,忠于司马德宗的人不多,孟昶是其中之一。
孟昶配合刘裕起兵,杀死桓弘。
联合刘裕、何无忌等人,平定桓玄之乱,收复建康。
可惜最后,卢循兵临建康,孟昶建议司马德宗入江北避祸。
未允,服药自杀。
进来的壮年男,递给司马宗一封信。
“老爷说,桓弘已同意去怀县。如非皇上之计,他愿配合皇上,剿灭桓弘大军。”
“如是皇上之计,皇上有何吩咐,他一定照办。”
“多谢孟爱卿。“嘀嗒网
司马宗看完信,将他的计划全倒出。
壮年男离开,司马德文愁着脸:
“皇兄,你怎如此相信人?万一那孟昶有二心?”
“孟昶是个大大的忠臣,绝不会有二心。过几天我也要出发,京城之事,就拜托三弟。”
司马宗离京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
孟昶说谯子庆要派人来打听,让司马宗小心防范。
跟洪友盛去的那些将领,已基本可以放心。
留在京城的将,虽不知内情,司马宗并不是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