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有点紧张又有点担忧的太子朱慈烺,高起潜缓声道:“殿下,不是老奴非要拦你,您也抬头看看外面,四城火起,骚乱异常。您乃万金之躯,如若出城发生什么意外,老奴该如何向皇爷交待。”
朱慈烺沉默不语,但眼神之间对高起潜的话语却颇为不屑。
高起潜对此毫不在意,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殿下,老奴知道您和周显的关系很好,也理解您的心情。但此事到此时还未有定论,如若周显无罪,到时候他自会前来皇城讲明一切;而如若他有罪,殿下此时出城不但于事无补,还会置自己于险地。轻易涉险,这恐怕不会是皇爷派您来此地的目的吧!”
高起潜了解崇祯帝的性格,聪慧而多疑。很多事情,他第一时间或许看的很明白,但做决定之时总会有一点点的疑虑,而这些疑虑经过不同人话语的鼓动或者事情的发展而进一步加深。
他不信任高起潜,也不完全信任周显,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他完全信任之人。他不相信周显会真的造反,但周显射杀薛濂以及在京师的所为却令他十分恼怒。因而他派了太子朱慈烺前来,而不是他亲自前来。
周显曾是朱慈烺的伴读,两者关系之好,宫内人人尽知。在处理事情上,后者必然会倾向于周显。但高起潜是宫中老人,此刻又掌控着禁军,把控着紫禁城的内四门。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可能进入这皇城。
而高起潜和周显的矛盾,决定他必然不会轻易让周显进入皇城。在这种情况下,高起潜可以给周显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这紫禁城到底是谁在做主。但同时,有朱慈烺在,又能确保高起潜做不出什么过激的行为,从而让周显丧命。
高起潜深知崇祯皇帝的意图,这种做法就等于和稀泥。既敲打了周显,也让自己不至于太过放肆。但崇祯帝不知道的一点是京师的大火已经燃了起来,而自己现在有一万种办法把朱慈烺留在这城墙之上。至于周显能不能来到这里,能不能和朱慈烺见面,从而见到崇祯帝向他禀明城外的一切,就看他有没有那个命活着了。
听高起潜这么一说,朱慈烺突然高声道:“周显怎么会造反,他为什么会造反,这根本就不可能?”
高起潜淡淡一笑道:“殿下,老奴不曾读书,但听别人好像念过这么一首诗。说什么‘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身真伪复谁知?’殿下博读,能否给老奴解读一番?”
朱慈烺性格忠厚,听高起潜一问,先是一愣,接着说道:“这是乐天居士的诗。说的是周公辅政之时遭受很多流言蜚语,所作所为却是忠诚为国;而王莽为官之时谦恭有礼,但最后叛汉称帝。如果两人都提前身死,……”朱慈烺声音越来越低,直至最后完全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