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当年留下遗诏“能复燕山者,虽异姓亦可封王”,此后每一代皇帝寝宫里也都挂着一幅收复燕云之后的大宋地图。
可惜这些同样是一些美好愿望之类的东西,或许皇帝们也有这样的惋惜,但想和做是两码事,一想到契丹铁骑如何勇猛,这些皇帝们便只能黯然神伤了。
朝中的文官更不愿意跟辽国交恶了,澶渊之盟里规定大宋每年向辽国进献岁币,听起来好似很屈辱。
可更多的文官认为,当年的澶渊之盟实际上是把宋军占领的辽国部分土地划进了宋界之内,用钱财换取了近百年的和平,给大宋百姓安稳的生活,这是功德无量的。
至于岁币之事,文臣们也觉得那点钱对大宋来说就是九牛一毛而已,是一点儿也不心疼。
可话说回来,土地是宋军死伤无数将士打下来的,划归大宋版图本就是理所当然,可岁币可是送了近百年了,期间还因为辽国不断索取,还提高了一次。
这么多年的岁币积累起来,那数目也不小了,更何况长此以往下去,老百姓的颜面也不好看,总觉得好像比契丹人矮一头似的。
就是在这种纠结和矛盾之中,几十年过去了,燕云之地的数百万同胞依旧还早辽国的铁蹄之下受尽磨难。
杨怀仁的梦想是大宋能在东亚大一统的理想,当然这个梦想太大,也很难快速实现,所以收复燕云,似乎可以当做一个眼前的小理想来看待。
只是做这件事,目前来看,杨怀仁还不想太大张旗鼓,让契丹人意识到来自他的威胁。
而是打算隐秘做事,等到时机然后骤然爆发,给辽国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对于高氏父子这种心态,杨怀仁还是有些不认同的,事情做的太急,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反而可能导致前边所做的努力付之东流。
高士迁很认同父亲的话,急忙点头道,“所以我们父子俩希望大帅不弃,能让我们加入进来,让我们高家也为此贡献一份力量。”
杨怀仁欣慰地笑了笑,“高侯爷和高将军的心意,我都明白了,只是为大宋收复燕云失地,本就是我们这些军人的职责所在。
特别是高将军,你我同属大宋军人,本就是同僚,不存在你加入我或者我加入你这种说法,大家共同努力,不分你我。”
高氏父子听了这话面露疑色,可能是觉得杨怀仁的话有点怪,高士迁更是怀疑是不是杨怀仁还不能把他当做自己人那么看待,有些排外之嫌。
高启勋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止住了高士迁想进一步追问的打算,“大帅的意思,可是觉得您做的那些事,还不想太张扬,反而引起契丹人的警惕?”
杨怀仁无奈地点点头,高士迁也忽然明白杨怀仁的难处了,想到他刚才那种急切的心态,似乎还真是有些急于求成了。
既然想通了,高启勋也就释然了,只要不是杨怀仁信不过他们父子俩就好。
“大帅的意思我们懂了,我高启勋还要说一句,今后但凡大帅有用到我们父子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我们高家愿为大帅的大计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