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声道:“是当朝国舅。”
“吾回京后,又私下调查了一番。”
“大明各地盐商为了笼络国舅爷,纷纷私下运盐过来。”
“单是两淮地区的盐商,便送盐超过几十万引!”
“再加上其他地区的盐商,吾估计两位国舅囤盐得有上百万引!”
引分为小引和大引,小引200斤,大引400斤
一引平均是三百斤,折合银六钱四厘,另税银三两。
上百万引……
就算不按卖的银子,只算成本价,换算成银子……
赵策心中都不禁惊呼一声好家伙!
这两个国舅爷人在京城坐着什么都不用做,别人孝敬的银子都能砸死他们!
这囤积的盐,不说全大明百姓,都不知道够边疆战士吃多少年了!
刘如愚说完,看着赵策若有所思的脸,又补充道:“罢了,此事你也不必理会。”
“陛下自会有定夺的。”
和赵策一段时间没见,刘如愚刚一见面,就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
不过他今天上门,除了唠这些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对了,秋闱在即,你准备的如何?”
“吾这段时间还在等着吏部安排职位,空闲的很。”
“你若在学业上有疑问,吾可以与你一同探讨一番。”
刘如愚没有提先前他家里发生的事情,而是与赵策寻常老友一般说着事。
他一个两榜进士,做赵策的先生都绰绰有余了。
但用的字眼却是一同探讨。
赵策心想这来的正好。
最近他押了不少题,做了不少的经义文。
原本想着下次带几份请杨守随帮忙看看的。
如今有一个自愿的苦力在自己面前,怎么会不用?
赵策点头道:“最近我确实作了不少经义文,那就麻烦刘大人帮我看看了。”
刘如愚一听赵策确实要自己帮忙,高兴的就要跟赵策进了书房。
“北直隶虽然文风不如南直隶,但因着有国子监,周边也都是科举大县。”
“所以你此次参加乡试的难度,会比你在原来州府参加难度要大上许多。”
“不过你也不必担心,主考官那边,吾会帮你尽量打听一番。”
“虽然不到陛下指派那日都不一定能准,不过也好过你没有任何的目标的闷头读。”
两人聊着赵策功课的事情,没走几步,那边突然传来喊声。
“老爷!”
是门房老张的声音。
赵策回过头,便看到了老张身后站着的一堆人。
“老爷,朱老爷和朱公子来了。”
刘如愚道:“临之兄今日家中还有客人?”
“那吾先到你书房看看……”
他边说,边转头看了一眼来人。
这一看之下,嘴里没说完的话,下半句他直接就忘了。
朱老爷、朱公子?
嘶~
刘如愚倒吸一口凉气。
那边站着的两人,不就是大明的皇帝和太子殿下?
<script>ap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