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造纸大成(1 / 2)

还政于朝之归魏 楼顶 1520 字 2022-09-01

大魏黄初三年,公元237年,北方五胡的叛乱被平息之后,帝国再次进入了休养生息,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帝国在这平凡的生活之下,暗暗酝酿着无限的生机。

荆州,江陵城,州牧府内。

一个风采奕奕的中年人,此时正像一个陀螺似的,在府衙后院之内不停的旋转着。此时那个人略显疲惫,可是精神头却十分的充足。而这个人自然就是当今皇帝陛下的亲弟弟,江陵王.曹植,曹子健。

只见那府衙的后院之内,林林总总放了不少的东西,竹帘、石灰、水、大镬[huo]、青竹、稻杆、麻布......很显然,这些都是造纸必备的一些东西。

在皇帝.曹丕继位之初,就直接下了三道国诏,一是精兵,二是屯田,三便是兴学。

这几道诏书一下,天下各州,莫不争先响应。至于精兵和屯田,早在五年之前,天下一统之时便已经开始了,相对不算太难。

可这兴学相对而言,就要麻烦一些了。

不过好在天下人都懂得,学而优则仕的这个道理。所以无论是在朝堂之上也好,还是民间的普通百姓、商人、贩夫走卒之间也好,甚至是各大名门氏族间也罢,都认可这个国策。

可就在一切顺风顺水发展的时候,那辽东的公孙渊却率军发动了反叛,这些事情,便也就被迫搁置了。

不过由于朝廷的极力反扑,公孙渊为首的五胡叛乱,才被强行的控制在了北方的雍、凉、并州和益州北部,而其他州郡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也正是因为这样,这次叛乱虽说轰轰烈烈,但对于帝国而言,并未伤到根本。

在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平叛之后,天下再次安定,这兴学一事,自然而然便也就重新拾了起来。

因此,各州郡的学馆建造的还算顺利。

尤其是以冀州信都书院为首的私学,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而且那信都书院,显然已经有了天下私学之首的趋势。

就连那出身博陵崔氏的冀州刺史.崔琰,如今都已经因为信都书院的事情,入朝擢升成为了九卿之一的廷尉了。

在进入了大魏黄初三年之后,各地的私学和国学馆,便也陆陆续续的开始建造完成了。

而这校馆的建立完成,便意味着入学的适龄少年,和士子们便多了起来。同时,也就意味着对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需求,也就多了起来。

而当初江陵王曹植和太中大夫.韩暨韩公至,所担忧的事情如今果然一语成谶。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这些矛盾必将会被激发。

《中庸》之中,圣人曾言,“至诚之道,必有先知。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而这二位虽未至诚,可也因为已经在至诚的路上了,所以对此才会对这将来所发生的事情,有所未卜先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早在黄初元年,朝廷刚刚下发兴学诏令的时候,二人便有所警觉。于是在一起商议着,要相伴改良纸张了,就是为了应付日后所要发生的事情。

只是可惜那太中大夫.韩公至,终究年事已高,尤其是汉刀的改良,已经彻底耗尽了这位老人的心血。于是,在兴学令刚刚下发后不久就去世了,如今只剩下了曹植一人苦苦支撑。

也正是因为如此,江陵王.曹植今年才堪堪四十余岁,虽是曹氏三兄弟中年龄最小的,可是看起来却是面容最为憔悴苍老的。经过这两三年的艰苦熬战,他的两鬓竟然有了些许斑白。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纸张改良一事上,今时今日已然功成。

如今各州的国学馆都已相继完成,对于书籍纸张的需求也在日益加大,即便此时纸张改良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但是也需要时间投入实践才成。

而韩公至老先生早有先见之明,在当初在改良纸张的同时,曹植和韩公至二人便已经联名上书,请求朝廷放宽对商贾的限制,以解决这燃眉之急。

因此在这几年里,中原和南方各州,便相继出现了很多商家,同样造纸坊也就多了起来。也算是暂时延缓了,纸张对市场的急切需求。

也正如当初他们所预料的,朝廷放宽了对商贾的重税围困之后。民间的商事也逐渐的活跃了起来,商贾们都愿意藏货于市,一时间整个中原和南方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状态。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