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隽目前拍的这部戏,是一部讲述六十年代关于三线建设的年代剧。整部戏的阵容搭配的很妙,既有和于长青一样演技和资历都很厉害的演技派,也有时隽这种名气热度和演技同时兼具的年轻演员。
作为投资方的山水传媒,这两年算是逐渐掌握了财富密码。那就演员阵容选择演技派和人气演员搭配,既能保证剧的质量,也能让剧在播出期间收获更多的年轻观众,从而在剧的热度上获得不俗的效果。
当然,山水传媒挑选人气演员肯定是有门槛的,那就是人气要有,但演技起码不能拖后腿。
这部戏,于长青是男一号,整个角色的跨度要从二十多岁演到八十多岁。他演的是一个从城市去到大别山区,支援三线建设的进步青年,讲的也是这个人物一生的跌宕起伏。
剧里于长青的角色有三个孩子,时隽演的是他的大儿子。
其实两人的年龄差不过十几岁,但从角色塑造的角度来说,两人演父子又显得很和谐。
这部戏刚拍不久,其实时隽这个角色要到剧的后半段才会出来。可因为他的档期只能协调出目前的两个月,所以就将他的戏份都挪到了前面来拍。
整部戏的取景地,是位于大别山区的一个叫溢彩镇的地方。这个镇子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是三线厂的基地所在,镇子上至今还保存着厂房的旧址,许多场景稍作改造就能直接用。
镇子很小,也很古旧,居住条件一般。所以整个剧组都住在离镇子几十公里的县城,每天开四十分钟的车,到镇子上来取景。
今天时隽只有一场重场戏,被安排在了下午。但是他早上9点就坐车往溢彩镇去。
车子行在路上,陈佳还在打着哈欠,一边说道:“隽哥,你的戏都在下午,我们去那么早干吗呢?”
溢彩镇名字听着很繁华的样子,可实际上什么也没有。镇子很小,一条主街道十几分钟就能从这头走到那头。镇上的年轻人大多数去了城市谋生,留守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整个镇子在安逸中透露出一种缓慢到近乎枯燥的生活节奏。像陈佳这样的年轻人去了,眼前只会浮现两个大字:无聊。
时隽坐在车的后排,此刻手上正拿着剧本在背台词,听到陈佳略带抱怨的声音,就抬头说道:“于老师今天有几个重场戏,我提前去,可以偷师学习一下。”
想到于长青,时隽的心里唯有敬佩。他的演技和敬业程度,远比外人看到的还要高。他非常的自律,台词总会提前背好,不仅如此,他甚至还会记住对手的台词。有时候跟他对戏的演员忘词了,他会非常准确的讲出对方的台词来。对于演戏,他很严格,可能一个细节都能来回的琢磨。但是私底下,他又是一个很风趣的人,会跟他们这些年轻演员聊天,讲他和太太之间的趣事。
时隽有时候在旁边听着听着,就会不自觉的心生羡慕。不止是对他人品的仰慕,也是对他整个人生活状态的羡慕。羡慕他的清醒和自律,也羡慕他和太太的感情。
每每至此,他总会想起明媚。以前他也谈过一段恋情,但那时候年轻,又一心以事业为重,所以那时候并不算真正懂得感情,更谈不上经营。严格算来,明媚才是第一个让他体会到牵挂的人。
他离家才不过十几天,每天他也会和明媚视频聊天。可是尽管如此,好像还是不够,心里总觉得缺了一块,总觉得,如果能当面坐着,哪怕只是坐着,看看她眉开眼笑的样子,也是一种幸福。
只可惜他的工作性质,注定了以后的日子,都会是聚少离多。一想到这些,情绪多少有些低沉。
恰好此时,像是心有灵犀一样,明媚的信息发了过来。
她问他:“呼叫时老师!现在在干吗,今天几点会到拍戏现场?”
时隽的眼睛里瞬间有了暖意,迅速回了信息过去:“已经在去往拍摄现场的路上。”
明媚只是回了个简单的“哦”,就没有再回信息过来。
时隽等了一会,没等到她的回复,猜测她可能是忙工作去了,也没有在意,重新拿起剧本看了起来。
一个小时候,车子抵达了剧组所在的拍摄场地。
司机将车子停入车位,陈佳先从副驾驶上跳下了车,为时隽拉开了后座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