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就此达成了。
京城特区建设项目,更是以最快的速度立项,在京城东南方向三十里处,圈了一块占地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就作为京城特区的规划区域,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招募工人,投入资金,开始了特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而现在这个时代,早就不是十年前的那个状态。
尤其是在基础建设方面,材料可以非常方便的采购到,价格更是跌了许多。
比如钢筋、水泥、红砖等等,价格都颇为便宜,项目组只花了数万银元,就下单买到了足够多的建筑材料,人员的话,在开出每日工资不低于400文的待遇后,工人也招募到了数千人,并红红火火的开始干了起来,甚至许家庄还支援了十几台的工程机械,明显加快了特区的建设效率和速度,呈现出的效果,也是肉眼可见,每天都有明显的变化产生,估计过不了多久,这个所谓的京城特区,就能看到一个大致的雏形了。
另一边,为了拉拢客户,为了能够一炮打响,吸引大量的富人入住,项目组很快也制定了宣传的计划,将‘特区’比喻成了所谓的‘桃花源’,各种各样的福利好处等等,对于税负较高的缺点,却是一句都不提,只讲好处不讲坏处,毕竟万一把潜在客户都吓跑了,那可就完蛋了,所以在前期阶段,只能强调优点,什么缺点都不能提。
另外许家庄的《东方时报,在项目开工后,也帮忙打了个广告宣传,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不少的大明富人,开始感到心动了,马上产生了在特区内购买一套豪宅,以后就住进特区的想法。
原因非常简单。
对于那些拥有几十万几百万银元以上资产的巨富而言,为了守住自己的财富,往往要雇佣十到二十名的护卫,要建专门的别墅大院,要乘坐特别定制的车辆,不能过度抛头露面,以及必须低调谦虚等等,方方面面都要花钱,维持成本不低。
对于资产只有几万十几万的中等家庭而言,虽然能跟富字沾上边,但只是小富而已,而且没办法置办带有高墙的宅院,请不了什么护卫,用的车辆也不是那种防护力增强的,但是又不能长期保持一种裸奔的状态,万一那天被抢劫犯绑架犯盯上了,成了强盗土匪盯上的肥羊,一旦下手,几乎不可能逃得掉,面临受到侵害的风险,其实是相当高,但又不可能千日放贼,更不可能请得起高级护卫,一天二十四小时的保护自己和家人,这也不太现实。
怎么办?
京城特区,能够圆满解决那些个人或小富家庭的痛点,因为京城特区的最外围,是会建一圈围墙,高度很高,上面有倒刺有电网,触碰一下就没命,渗透进去的概率很低。
特区的内部,也会招募大量的安保人员,维护日常的治安,且态度认真负责,只要你遇到困难并提出要求,就会为你服务,直到让你满意为止,服务水平不可同日而与。
还有在科技方面,特区之内引进的通讯设备,都是许家庄那边最为先进的,会建立一套完善的通讯网络,延迟很低,响应迅速,就算遇到了特殊的情况,也能迅速的控制住场面,对罪犯形成天罗地网无处可逃的绝望下场,从而大大的降低犯罪率,让特区之内,变成一方没有犯罪或者犯罪率极低的一方乐土。
以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只要是合法手段获得的财产具有纳税证明,就会得到承认和保护,谁要是敢打主意,想通过一些肮脏的手段,去掠夺他人的财富,也会受到极其严厉的打击,付出巨大的代价。
还有通自来水、通电、通暖气,这几个当中,单单是通电,就让不少富人感到眼睛一亮,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向往家里能够有电,有灯光,可以把晚上的时间也利用起来,去做一些事情,增加工作学习的效率,即便不为工作学习,晚上有了电,再买了电视电收音机,也能拥有更丰富的娱乐活动,过的就能更丰富多彩一些,而不是只能无聊的去制造人口。
更有法律公正,管理制度先进等优点,这些制度层面的东西,天然的就把许多的黑暗屏蔽在外,能让人避免许多的毒打,拥有一个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孩子长大后,不需要去熟悉太多的社会潜规则,也能较容易的取得成功,这一点,也是最吸引那些富人的地方。
心动。
富人罗志南心动了,他是在京城里开酒楼的一位老板,拥有一座五层楼高的大酒楼,拥有全部的股份,并且自身也是个厨艺出众的大厨,祖上曾在皇宫里当过大厨,用了好几代人的时间,才开启了一座大酒楼,因为味道十分不错,在京城里颇有名望,故而客人络绎不绝,在最为辉煌的时期,每年都有几十万两银子入账。
这几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家庄那边的调料,被京城的一些酒楼购买引进后,味道大大提升,抢走了他不少的生意,但因为及时做出了调整,加之老客户帮衬,算是在竞争中存活了下来,目前每年依然有三十多万银元的利润。
即便如此。
这么高的利润,并不是全部进入罗志南个人的腰包的,他需要打发与讨好的势力实在太多了。
比如京城的那些打行帮派,一般要收走一万银元的费用,若是不给,会天天有乞丐请来乞讨,烦不胜烦。
比如锦衣卫的那些爷,大概会收走两万银元,毕竟这帮人是没多少工资,只能靠这个活命的,若是不给,随便捏造几个证据诬告他谋反,那就是全家都要掉脑袋的下场了。
再比如就是那些必须要打点的京城官员了,因为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每年都要洒出去十万银元。
最后就是那些经常过来白吃白喝,事后拿不出钱,经常赊账打白条的勋贵客户、皇亲国戚等等,但说是赊账,其实从来不会给钱,因为以他们的身份,来这里吃饭,那是瞧得起你,是在帮忙打广告,没名气的小酒楼,都没有这么好的机会。
以上零零总总加起来,就是二十来万银元的支出。
罗志南实际能赚到的,一年十万银元都不到,只能说是搞一点辛苦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