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童案一直悬而未决,舜钰私下探问过姜海,姜海只把眼一瞪:“那是刑部主理的案子,要你杞人忧天!”
装裱古画破费的银子,隔三岔五就有店铺伙计上门索讨,他正自心烦,那话里便没有了好话。
舜钰暗笑着不去惹他,午时饭后无事,她打算去案库帮协誊抄卷宗,过穿堂时,巧遇苏启明同陈肖几个在说话,嘴里噙着甚麽,看到舜钰,随手就递她个吃物。
揭去白衣,一团黑糊糊湿渍渍的圆物,散着股子草药香,刚入口觉酸甜洇丝苦味儿,咂吧几下倒品出其中妙处来,待吃完还觉意犹未尽,舜钰前世里在宫中倒是常吃。
苏启明以为她不知此物,笑着解释:”这是福建特有的闽式蜜饯,名唤‘加应子’,用各种药料混上甘草、雪花甜粉熬成糖稀,把芙蓉李子腌制成果干,入糖稀里浸渍,外用糯米衣来裹起,才有此滋味。平日里吾等官场应酬,多啖大鸭肥鹅,易旺燥生痰,吃一枚这个,解酒克食,生津消火,自有它的妙处。“
舜钰笑问他怎这般知之甚深,苏启明道:”我那婆娘是福建浦城人,当地民风甚奇,若是嫁女必备蜜浸果品,此‘加应子’便是其一,以多为贵,动辄百数瓶尤佳,此物还无买处,须得自家腌制,极其伤财又劳精费神。婿家则以蜜果精粗,断嫁妇是否吉恶。我那婆娘家境平庸,其妹生下即被溺死,实因厚嫁不起,而当地家中有两女者,多为大富之家。“
陈肖感慨问:”倒是听过南边溺女成风,点故却是出在此,那大人娶夫人时可有遵那习俗?“
苏启明摇头道:“当年在浦城作官,娶婆娘时力排众议,未曾收授蜜果以做表率。吾家二子上月迎娶浦城知府之女,她家倒也不遵陋习,只是三姑六婆好事,偷送来百十瓶蜜果,不得已收下,如今搁在府中倒蔚为壮观,不知该如何处置。“
舜钰把舌尖最后丝细甜咽下,忽而灵机一动,笑曰:”苏大人若肯割爱,可将蜜果转卖给盛昌馆,供来往食客吃个玩儿,或解饭后嘴中恶味也好。“
苏启明听了倒觉一举两得,颇为心动。
舜钰趁热打铁:”等晚间我让盛昌馆的秦掌柜,去你府上看货,再出个彼此中意的价格,就把此事定下了。“
苏启明笑着颌首,又聊会子话,瞧见个寺吏边走边东张西望,见着舜钰忙过来道:”杨大人有事催你过去哩。“
舜钰哦了声,顾不得旁的辄身便走,被寺吏带着过院子,并不进正堂,直接去了西面的次间。
哪想打起帘子里面却无人,只有两个侍童头顶头的在下棋,其中个闻声见是舜钰,忙道:”杨大人留了话,让你去嬉春楼寻他。“
嬉春楼是品茶听戏的场子,杨衍那般的人物,怎会邀她去那?舜钰心底纳罕,想再问问仔细,却见侍童急着下棋,已是爱搭不理,只得闷闷出得门去,又有个寺吏来说,轿子备好在二门处,舜钰遂不多话,进房换了身衣裳,自去乘轿不提。
却说到了嬉春楼后,门边侍迎听得是来寻杨大人,急忙笑脸谦恭的朝里引随,里头雕梁画栋,镶金嵌玉,皆是富贵颜色,半点不落凡品。四角兜转的红木楼梯,圈圈婉至三层,行走间朝挑空中庭看,是搭好的戏台。
未至晚间,来客三两,主是吃茶,听戏倒其次,掌班便让几个小优伶上戏台,锣鼓加什俱无,旨在清唱练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