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海波就跟磕了药似的,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投入到建设中。
之前,他就是一个泥瓦工,每年都混在工地上,风吹日晒,临到头了又拿不到工资。渐渐地,他自己成了包工头,在静安市有了点儿小名气。他做人是很有原则的,那就是从不拖欠工资。曾经有一次,承包方没有给钱,他宁可把自己家的房子抵押出去,也不会委屈了那些农民工。
等到他的姐夫夏玉德成了静安市的市长,他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成了市一建的大老板。在整个江浙一带,那都是响当当的招牌。尽管说,腰包的钱多了,但刁海波还是有着自己的遗憾,那就是没有建筑过一座自己心目中最为完美的建筑。
现在,华泰新城给了他这么一个机会。
不在乎钱,要的就是质量和造型、美观等等,这让刁海波几乎是没有任何的犹豫,立即就跟华泰集团签订了合同。一切都是手书的,到写完之后,双方签字画押,按了手印。等到明天开始,刁海波就把人手都召集过来,开始破土动工了。
霍青摸着鼻子,苦笑道:“不用这么急吧?我们的效果图和平面图还没有出来,还有,这些图纸出来的话,也得通过市政部门的审批……”
刁海波大声道:“没事,我们边赶着,你们边审批嘛。”
“行。”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夜!
等到这一切都忙完了,都已经是凌晨三点多钟了。
沈嫣然打着哈欠:“刁老板,我们得回去休息了。”
刁海波的精神头十足,连连道:“好,你们回去吧,这边交给我就行。”
“明天,你到华泰大厦的财务部,去预支1o个亿预付款就行,我会跟那边打招呼的。”
“谢谢沈董事长。”
“应该的。”
跟韩家人抗争了几个月的东海渔村,一夜之间就夷为平地了。
霍青转身刚要走,《华东都市报》的记者陈晨又跳了出来,兴奋道:“霍青,跟着你处处都是新闻啊?我已经把所有的一切,都拍摄了下来,明天早上就见报。”
“啊?你……你怎么冤魂不散似的呢?”
“你什么时候答应我拍摄专题短片,我什么时候不缠着你。”
“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拍什么短片啊。”
“随便。”
霍青懒得跟她说话,和沈嫣然起身离去了。
陈晨嘿嘿地笑着,她的兴趣不在拍摄短片了,而是在霍青的身上。这个青年的身材消瘦,有着娃娃脸蛋,颚下有着淡青色的胡茬子,怎么看也不像是那种张扬的人。可是,在他的身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
她是认准了一点,只要跟着霍青,她就不缺少新闻。
今天上午在大东商会的会议室,霍青和沈嫣然“舌战群儒”的事情,她是听别的老板说的,没有亲眼看到,真是遗憾得不行。这要是能拍下来,肯定得造成地震一般的轰动。别的不说,东海渔村的拆迁项目就是最好的例子。
陈晨又拍摄了一些画面,立即回报社去了。一份份报纸,立即送到了每一个报刊亭中。那些送报的人,也把报纸塞进了一家家的报箱。
白世镜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边吃着早餐,边翻看着当天的报纸。
“东海渔村——史上最快的拆迁度。”
这样的标题,很吸引人的眼球。
在下方,配了好几个彩图,第一张是东海渔村之前的照片,很安静、很祥和,炊烟袅袅。第二张是一片废墟,那些铲车、推土机、挖掘机还在热火朝天的干着。同样的角度,同样的位置,却有着翻天覆地变化。
时代在进步,新年新气象。东海渔村也终于是褪下了一身旧衣服,换上了新装。相信,不久以后建城的华泰新城,会成为一颗冉冉的新星,照耀在东海之滨。
其实,这是很标准的新闻用语。可是,落在了白世镜的眼中,却截然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啪!他直接一巴掌将报纸拍在了桌子上,怒道:“白鹰,你过来。”
从外面走进来了一个相貌普通,看上去很不起眼的青年,他有着鹰钩鼻,神情冷漠,没有任何的表情,低声道:“老板。”
“你去给我调查一下,东海渔村是怎么回事。”
“是。”
白鹰转身走了出去。
白世镜皱着眉头,连吃饭的心思都没有了,又立即拨通了蒋中升的电话,问道:“蒋先生,你看了今天早上的《华东都市报》了吗?我感觉,咱们好像是弄巧成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