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祠的建设势在必行。</p>
这个时候的人,大多迷信死去之后会去另一个世界生活。</p>
甚至连皇帝,王公贵族都有着这样的迷信,要不然每一个皇帝也不会不遗余力的修建陵墓,并且陪葬大量珍奇金银,甚至在明初还有着殉葬的惯例。</p>
所以说忠烈祠的作用,不仅仅是对死去将士的敬意,还能激发起活着的将士舍身为国的斗志。</p>
朱慈宁愿不给自己修建陵墓,也必须要把大明的忠烈祠建立起来。</p>
以往的时候,若是有这样大规模的建设,都无疑是百姓最为怨声载道的时候。</p>
徭役实在是百姓身上最为沉重的负担。</p>
出工出力之后什么也得不到。</p>
但是这一次的修建忠烈祠的事情,却并没有让百姓们觉得很难过。</p>
原因无他,这一次不是靠加派徭役修筑工程,而是靠官方出钱招募民工完成人力的募集。</p>
徭役分为力役和军役,军役是不可能免除的,哪怕是后世,军役也是许多国家的必要国策,和兵源的来源。</p>
所以想着怎么样继续争取民心,造福于民的朱慈,首先下达诏书终大明一朝,永不加派力役。</p>
将原本国家性的强制政令,进行市场化的运作。</p>
对于这样的政令,朝野议论纷纷,表面上来说,面对朱慈这样的暴君,这样的独裁者,大臣们是不敢提出太过于反对的意见。</p>
但是,这并不妨碍,一些为国着想的大臣觉得不太可取的想法。</p>
“孟阁老,你觉得圣上这免除力役的诏书妥当否。”王家彦在散了朝后,和孟兆祥议论道。</p>
“开美你是礼部尚书,我这是刑部尚书,这力役之事乃户部之事,又怎敢妄加评论。”孟兆祥在这段日子里早已对能不能像崇祯朝放飞自我不报任何希望了,他现在乖乖的只想做好分内的事情便好了,为大明的繁荣昌盛甘愿当一坨飘香四溢的肥料。</p>
“你我都是朝廷重臣,此等关乎民生之事,又怎能不闻不问,再者说倪元潞尚书也想听听咱们的想法。”王家彦继续道。</p>
“是极。”一旁的倪元潞点头道。“圣上可免一年力役,五年力役都可,但若是终大明一朝永不加力役,实在是过了些。”</p>
“倪尚书,据说国库充盈的很,鞑子那边赔款也有几百万两吧。”孟兆祥随意的点出了关键的问题。</p>
能不能免除力役,实在是因为钱的问题,有钱……自然可以为所欲为,别说力役了,带着全天下的百姓逛次窑子,那百姓的民心肯定妥了。</p>
关键没那钱。</p>
“虽然国库充盈,此举亦有利民心,但实在不是长久之法。”倪元璐摇头道。</p>
现在是有钱了,虽然不好意思说,但大家都明白,钱哪来的?一来是抄家,二来就是……之后鞑清的赔款。</p>
这钱是来的多,免除力役之后支撑个三五年的支出应当没任何问题,但是……在这之后怎么办,农业赋税,仍然是大明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这根本不足以支撑免除力役之后,所增加的开支。</p>
圣上现在一道永不加力役是爽了,或许辽宁一朝也不会因为这个政令出现国库高罄的事情,但以后得皇帝怎么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