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中,泰昌看罢孙承宗呈上来的奏折,不由眉头深锁。<r />
<r />
宁远附近果然聚集了两百多万辽民,这些人都已经失去了家园,根本就没有获取食物的途径,唯有靠朝廷救济。<r />
<r />
两百多万人,在后世好像不是很起眼,因为后世超过两百万人口的城市不知凡几。<r />
<r />
这会儿可就不一样了,要知道,当今世界第一大城金陵也就一百来万人口,京城的人口还不到百万,也就是说南北两京的人口加起来还没宁远城外聚集的辽民多呢。<r />
<r />
这么多的人,哪怕光是喝稀饭,一个月最少也得消耗几十万石的粮食,朝廷根本就负担不起啊!<r />
<r />
孙承宗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建议,尽快调集人马,趁建奴在辽东立足未稳之机,开始堡垒推进。<r />
<r />
只要能一举收复大凌河到大辽河之间的良田,这两百多万人就能勉强养活自己了。<r />
<r />
这想法貌似没什么问题。<r />
<r />
问题,这么仓促行事,恐有不妥啊!<r />
<r />
泰昌当然也想过这两百多万辽民怎么养活的问题,但是,他想的跟孙承宗想的不一样。<r />
<r />
他原本是想将这两百多万辽民迁徙到京畿附近,甚至通过漕运大船运送南直隶去。<r />
<r />
因为京畿有很多的皇庄,南直隶也有很多的皇庄,如果让这些辽民进皇庄干活,肯定不会饿死的。<r />
<r />
而且,两百多万辽民中肯定还有不少的匠户,完全可以让他们补充到王恭厂、盔甲厂、战车厂、兵器厂等地方干活,这样这些匠户不但干活的人多了,那些匠户还能养活自己,养活家人。<r />
<r />
问题,孙承宗为什么绝口不提将辽民内迁呢?<r />
<r />
难道孙承宗没有想到这点?<r />
<r />
不可能啊,将辽民内迁他就没这么大的负担了,也没有这么急迫的进攻压力了,何乐而不为呢?<r />
<r />
泰昌想了想,还是对着门口道:“传戚金前来觐见。”<r />
<r />
他对辽东的形势还不是很了解,而戚金在辽东待过几年,而且战略眼光独到,对辽民的处理,还是听听这位老将军的意见比较好。<r />
<r />
戚金本就在外城西北角操练神机营,离皇宫并不是很远,不到半个时辰时间,他便在内侍的引领下匆匆赶来。<r />
<r />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泰昌也不啰嗦,直接就将手中的奏折递给戚金,随即问道:“戚将军,这两百多万辽民为什么要留在辽东,迁徙到京畿甚至南直隶不是更好养活吗?”<r />
<r />
戚金闻言,仔细看了看奏折,随即拱手道:“皇上,迁徙辽民之举万万使不得啊,孙大人的做法才是万全之策。”<r />
<r />
咦,这两个人想法竟然一样!<r />
<r />
泰昌不解道:“为什么?”<r />
<r />
戚金连忙解释道:“皇上,您有所不知啊,这些辽民里面有很多建奴的奸细啊!当初经略袁应泰袁大人就是看在建奴铁蹄下流离失所的辽民可怜,所以将这些辽民安置在沈阳城和辽阳城中。岂知,当建奴前来攻城之时,这些辽民中便窜出许多的奸细,又是趁夜放火,又是偷袭城门,搞得沈阳城和辽阳城中的守军疲于应付,这才是沈阳城和辽阳城都坚持不到几天便陷落的主要原因啊!如果将这些辽民迁徙到京畿,则京城危矣,皇上,万万不可啊!”<r />
<r />
泰昌闻言,不由一震。<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