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阵前答话(1 / 1)

阿里-阿尔斯兰翻遍了所有对于阗国的记忆,也没有从中找出和眼前此人相符的名字来,只是觉得他的服饰铠甲和归义军有颇多相似之处,不过现在也不用他再继续想下去了,只见这名将领缓缓策马前行,来到城下一箭之地外停住了脚步,似乎有话要说。

“大宋检校太师、沙州刺史、充归义军节度使、瓜沙等州观察处置营田押蕃落使、敦煌郡王请阿尔斯兰汗上前叙话。”李悠身边一名通译大声地将这些话翻译成喀喇汗人能够听懂的语言,送入阿尔斯兰等人的耳朵里。

也真是难为你了,不知道他到底把这些冗长的头衔都翻译成了什么啊?如此严肃的形势下,李悠心中却是想的这种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你是桃花石的将军?”阿里-阿尔斯兰从盾牌后面探出脑袋来,刚才李悠的箭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生怕他突施冷箭要了自己的性命,直到看到李悠的大弓已经放回身后方才稍微放下心来,开口问道。

桃花石乃是此时西方世界对东方的称呼,喀喇汗的学者曾经留有这样的文字,“秦分三部分,上秦在东是桃花石,中秦是契丹,下秦是八儿罕(即喀什噶尔)”,日后丘处机在《长春真人西游记》里也有记载中亚百姓称赞中原器物精巧的话,“农者亦决渠灌田,土人惟以瓶取水,戴而归。及见中原汲具,喜曰:‘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谓汉人也。”

等喀喇汗国吞并于阗之后他们开始将自己的辖地称之为下桃花石,将自己命名为桃花石汗,留下了苏来曼卡得尔桃花石可汗、桃花石布格拉汗哈森、桃花石汗摩诃末等称号。

“我是大宋册封的敦煌国王。”李悠无意与和他纠缠这些细枝末节,表明自己的身份后说道,“此次我率领归义军、于阗国、高昌回鹘、甘州回鹘共十五万大军前来收复此城,尔等若是识趣的话就乖乖退出城去,将此地让给我们,或许我们还会宽厚仁慈放你们回去,如若不然等城破之后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嗯,李悠把不到十万大军吹嘘成了十五万,不过实际领兵多少多少,号称多少多少乃是古已有之的事情,曹操就在赤壁之战吹出了八十万大军,和他相比李悠还是很有节操的,不过才说多了一半而已,这也是为了震慑敌人削弱他们的抵抗意志。

果然一听到李悠带来了十五万大军,城头之上响起一片惊呼声,要知道阿里-阿尔斯兰汗五年前率军攻入河中地区,拿下布哈拉城也才率领了这么多的军队而已,如今喀什噶尔城中士兵的数量远不足抵御十五万大军的进攻,要是这十五万大军都和刚才歼灭三千喀喇汗骑兵的这支军队一般精锐,那他们几乎没有胜算。

“我们乃是真神的信徒,想要让我们向你们这些异教徒投降却是休想。”通译又将阿里-阿尔斯兰的话翻译给李悠。

“那么,咱们就刀兵上见真章吧!”李悠也没有想过动动嘴皮子就能拿下喀什噶尔城,他之所以上前不过是为了给对手增加一些压力罢了,从城上的惊呼声中李悠明白他的目的已经达到,那么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废话了,随即带着通译缓缓离去。

“敦煌王箭术超群,用兵如神,我等实在佩服。”尉迟僧伽罗摩和毕勒哥远远地迎了上来,脸上满是敬意,李悠刚才的表现已经让他们大为心服,以后要想指挥他们就更加容易了。

“诸位不必多礼,实在是这些喀喇汗人太不经打而已。”李悠笑呵呵地和他们一一见礼,“对了,方才士兵们缴获了不少铠甲战马,我的归义军也用不了这么多,你们拿去分一分吧。”李悠又把缴获分给他们三方每人一份。

西域远不如中原繁华,战马倒也罢了,铠甲和兵器可是好东西,要是他们抢到手了绝对舍不得分给别人,李悠如此大方又让他们更加佩服,尉迟僧伽罗摩和禄胜赶紧道谢,毕勒哥先前将那座城池里的粮食战马都据为己有,现在见李悠如此作态不仅有些面红耳赤。

他既然已经拿了李悠的铠甲兵器,哪里好意思将粮草藏私,连忙拍着胸脯说道,“先前一直在行军因而没顾得上把粮食分给你们,如今既然已经开始安营扎寨,我这就让人给你们送过去。”

这番举动是出自班超的建议,久在西域指挥多国联军作战的经验使得班超深知道团结的重要性,如果任由各国军队各自取用战利品,那么导致的后果必然是容易的战斗抢着上,硬骨头谁也不愿意去啃,甚至还会有人因为争抢战利品而发生争执,导致联军内部之间出现不可磨灭的裂痕,从而分崩离析为敌人各个击破。

所以统一指挥根据所立功勋的多少分发战利品才是最为合理的选择,李悠方才此举就是要渐渐改变这种习俗,将其扭转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他将从喀喇汗骑兵那里获得的战利品分做四份,归义军作为歼灭这股骑兵的一方自然获得了最多的那份,于阗、高昌回鹘和甘州回鹘虽然没有参战,但是他们在身后为归义军掠阵、修筑营寨也出了不少力气,自然也应该有一份。

对于毕勒哥此前所获得粮食战马也是一样的分配,高昌回鹘获得了最多的那一份,其后归义军、于阗、甘州回鹘根据在此战中的不同作用获得了应有的一份,李悠处置的极其公道,尉迟僧伽罗摩、毕勒哥和禄胜都大为佩服。

喀什噶尔城城墙坚固、守军精悍,并不是他们任何一家可以独立拿下的,要想攻占这座城池就必须齐心协力才行。而城中的财货堆积如山,要想分到大头,那么就得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立下足以让其他人刮目相看的功劳才行,几方统帅都纷纷做好了在此战中竭力厮杀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