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0章 老猫不在家的日子(五)(1 / 2)

抗日小山传奇 老哲 1084 字 2022-10-05

李向白内心的震撼是无以复加的,因为他眼见了了一个专情的女子以帮助国军打鬼子的方式殉情于和他一样同为国军已在前线阵亡的丈夫。

那女子显见是这大户人家的儿媳,日军进攻之处如同蝗虫过境,各村已是十室九空,或被日军屠戮或避战祸于山野,纵村中有人亦多是年迈行动不便之人,却不知这女子缘何独自归村。

但此时已是问无可问,李向白只知道一位正值芳华饱读诗书的的中国女子为了替丈夫报仇而为国杀身成仁。

那女子弥留之际所吟诵的诗李向白料定整军需处不大可能人知道,就是霍小山郑由俭这样识文断字的人也是不知道的,但李向白却是知道出处的,否则他也不会听懂。

那首诗的出处是民国初期杨度所写的《湖南少年歌》,李向白却是在小时通篇背过的,那湖南少年歌原文极长,但其中有一句却是格极其彰显湘人的血性,即“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这句话用白话翻译过来其实极是浅显,意即中国要亡国,除非湖南人全部死光光!

男子多迷于欲,女子多痴于情,华夏五千年殉情而死的女子不胜枚举,君不见孟姜女哭长城一恸长城便倒八百里,君不见有女子盼夫归,愁眉遥望化为石,君不见梁男祝女此生无份即辞世,化为蝶儿翩翩飞。

但那殉情只是为情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或者对夫权的抗争,说白了那只是一个人的事,说破天也只是二人世界罢了,那人没了只能叫香销玉陨。

但此女则不同,明摆着就是一饱读诗书的一介弱女子,却是独具一丝为家为国的湘女所独有的血性,她的死却是为家为国!

有人说她也只是殉情罢了,殊不知在中国人里家国并不可分,万万里为山河,千千家即为国!

也正因如此李向白也是出身大户人家,说书香门也不为过,物伤其类,兔死狐悲,而正因如此,那女子的死才能给他以远高于别的同胞之死赋予他的内心的震撼。

李向白也是两淮子弟,两淮好武他自然也不例外,只是由于家境关系与别人相比多读了几卷诗书。

他家是当地方圆百里有名的大户,其父更是被村里推为村长。

日寇攻入两淮地区后,国军某部与其父相约共同于某日拒敌,却不知出于何种原因那支国军竟未到,而李父率乡亲与日寇激战终因火器不行寡不敌众而壮烈捐躯。

李向白自经此家变固然心中恨极日寇,却也是对那支爽约的国军心怀怨气,虽然说冤有头债有主,但自此李向白却庸懒了起来。

庸懒的不只是行动,更多的却是心理。

只是那日寇如狼似虎哪管你一个中国草民如何想,随着战事的深入展开,两淮地区百姓家园被毁,李向白想懒却也懒不下去了。

于是正值霍小山招兵,便与其他两淮子弟一起从了军。

从军以后他受军需处打鬼子热情影响才振作起来,但由于心结未解终是在士兵中表现得既不出众也不落伍,却因为处事心思缜密被粪球子发现了才指定当了一个班长。

只是这回李向白受那不知名姓的女子为家为国而死的刺激才终于打开心结,那两淮子弟的血性终究被激活了。

只是这次战斗并不以那女子牺牲为代价灭了这近三十名日军并不算完,而李向白又目睹了那女子殉国耽误了点时间,村子那头的日军已是闻声赶来了。

“李向白,咱们怎么办?”其余三名士兵此时自然以李向白为头儿了,那三人问怎么办而不是说“咱们撤吧”,那自然是因为目睹了一个湘女尚如此血性,那么咱军需处的士兵又岂是贪怕死之辈。

“撤到房子那头,手榴弹招呼!”李向白扫了眼那自己所处另一侧低了一些的房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