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问题出在哪里(中)(2 / 2)

大明狂士 随清风去 1019 字 2022-10-05

范弘道扬了扬手里的笔记,“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其中!”这句话仿佛有无穷的魔力,硬生生的将朱术芳吸引回来了。

范弘道却先问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河东盐业现状如何?”朱郡主既然拿着两万巨额盐引来河东,当然也会做功课,对现状肯定有所了解。

众所周知,朝廷上下近些年对河东盐业的评价很一致,差不多就是四个字:盐法败坏。具体的表现就是,盐课连年拖欠,朝廷盐税减少。

听了朱术芳的回答,范弘道不屑的说:“你这些话我听过太多了!庙堂之上高谈阔论者众多,能钻研实务做实事的人少!”

范弘道这种神态这种口气,朱术芳再熟悉不过了。范秀才偶尔闪现出的试天下人如无物的“气概”,实在是让她已经见怪不怪吐槽无力了。

“盐业问题出在哪里?这就要从经济发展,以及政府人为控制食盐生产工本费说起。”范弘道刚开了个头,但忽然话头一转:“算了,不从这里说了,你根本就听不明白,还是说些简单的表皮现象为好。”

朱术芳心头一万匹羊驼呼啸而过,然后又听到范弘道继续说:“官府以较低的工本银,强制盐丁按计划生产食盐并上交给官府。然后盐商缴纳银两换取盐引,再从官府兑支食盐,这叫做引盐或者正盐。

为了补助盐丁生存,官府又允许盐丁将多生产出来的食盐自行发卖,称之为余盐。余盐卖掉并交税,剩余部分也是盐丁合法收入。

官府设计的这个体系,就是按照行销地区需求制定正盐生产计划,数量固定,价格固定,以盐引来控制和引导盐商,以此来保障朝廷盐课收入。

而余盐的作用胜在灵活便利,有利于调剂个别短缺行情,并且补助盐丁收入,避免盐丁因为入不敷出而大量逃亡。”

朱术芳想了想,暂时没想出这个体系有什么问题。

“但实际上又成了什么样子?为什么盐课连年拖欠、减少?”范弘道再次扬了扬手里的笔记,“原因就在这里面!

这里面记载了十五名盐丁的真实状况,经过计算可以发现,在他们的实际产出中,余盐所占比例与正盐近乎相当!

也就是说,余盐本该只是正盐的小批量补充,是盐丁生产正盐之外的额外福利,但实际上进入流通的余盐数量与正盐已经差不多了!

官府只对正盐进行控制和测算,所以官府统计里反应不出来余盐的数目。若非我们这样一个一个的亲自访谈盐丁,然后以这些例子进行推测,也不会掌握这个情况!”

朱术芳毕竟不是没见识的小女子,母家又出自徽商,范弘道说到这里,她已经明白了很多。本该是小批量的余盐产出数目直逼正盐,这会造成好几个后果。

其一,大量余盐挤占正盐销售市场,造成凭借盐引行销的正盐售卖缓慢,连累盐商资金周转,然后又影响到盐商领取新盐引,最后盐课收入被拖欠和减少。

其二,如此之多的余盐产出,必然会影响到正盐生产,又是绝对不可能被官府承认的,官府也不可能会给这么多余盐发给合法票据。

于是可以想象,肯定有大量打着余盐旗号生产出来的食盐,最后变成了完全不经过官府的地下私盐,这对盐业市场更是巨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