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英法撤离(2 / 2)

5天之后,犹太人又宣布,由于签订协议的人员太多,现在必须提高到费用的11倍,这使得很多人心中更加焦急,急迫的与犹太人签订协议。

第10天又改为12倍,以后每5天变动一次价格,给了英法人很大的思想压力。

张伟得到情报人员的汇报,只是呵呵一笑,这炒船票与前世炒房何其相似,其实都是炒人们的预期,并给他们逐渐施加压力,要是没有政府的支持,谁也炒不起来。

现在各地货物持续涨价,很多船主宁愿运输货物赚取稳定的利润,保住现有的客户与渠道,都不愿意运输这些没钱的人,为自己的船只制造不必要的麻烦,要是耽搁了时间,对他们来说得不偿失。

这些英法人见连夏帝国甚至是他们本国的商船都不愿意运输他们,还认为是夏帝国下达的内部命令,又看到犹太人有恃无恐,每隔5天就提升一次价格,他们只能认命,纷纷与犹太人签订协议,那些再没签订协议的,犹太人感觉可能真是穷鬼,就是把他们运回伦敦,他们的家人也支付不起昂贵的费用。

犹太人通过这一次买卖,就能把买船的费用挣回来,夏帝国的粮食非常便宜,就是衣物等也不贵,转手就以10多倍的价格卖给英法人,就是洗澡都要收取他们昂贵的费用。

反正是回家之后再支付钱财,这些困苦多日的英法人还要求犹太人提供更高的饮食,这更是犹太人求之不得的事情,越贵的物资,他们获利就越多。

由于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本身人数不多,加在一起还不到10万人,当他们国家派出的200艘货船在到达西贡、河内等地的时候,每只船上只接受了几十人,其他人都已经花高价乘坐犹太人的船只离开了。

对于整件事情,张伟了如指掌,他首先感觉到犹太人的可怕,暗自决定绝对不能留下这个族群与夏帝国为敌;他也看到英法等国在没有转为战时状态时候管理上的松散和落后,反应的迟钝;他更看到了英法与德国之间的矛盾,德国商人看到英法等国人的窘迫状况,宁愿不赚钱也不愿意运输他们,就是不知道是他们商人的个人行为还是得到德国政府的指示。

更让他失望的是夏帝国这么多人,中华帝国这么多人,竟然没有人想到犹太人的办法,是国人没有这个意识还是帝国没有给予他们这些政策呢?让张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系统人全部都被安排到国企或者政府部门工作,就是想到了,也没有这个权利去自由经商;那民族资本呢?看来这些人思想受约束太久了,根本就成不了大事,能依靠的还是系统人。

不久之后,发生的事情让张伟目瞪口呆,这些英法等国的人回到家之后,全部让家人按照犹太人报的数目支付了相关的费用,获得了人身自由;不过他们内心的愤懑却无处发泄,夏帝国的强大他们已经见识过了,这次战争就是因为攻击夏帝国的商人导致了;不能攻击夏帝国的商人,那就攻击犹太商人,犹太商人竟然对他们落井下石,简直不可饶恕。

由于很多犹太人的企业是受夏帝国保护的,这些受夏帝国保护的犹太企业都会在显耀位置悬挂醒目的夏帝国国旗,让英法人非常容易区分哪些犹太企业是他们可以攻击的对象。

这次英法人也吸取了教训,不再像当初对付华人那样光明正大的去打砸抢,这次他们有组织的行动,杜绝混混等不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者参加,所有的参加人员必须要通过报名并接受审核,必须是其直系家属遭受过犹太人的勒索者才能参加对犹太商人的攻击。

由于参加这次民间行动的人有商人、军人、政务人员等,两国政府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白天明目张胆的抢劫,政府就不会管的。

行动开始,接连不断的有犹太人家庭和商店、工厂作坊等在夜晚遭到不明人群的抢劫,这次没有杀害犹太人,最多是被揍一顿,不会伤及性命,只是把他们的财务全部抢光,把房屋破坏掉,把庄稼田地工厂作坊破坏掉,钱财工具家具牲畜等全部运走,只给这些犹太人留下一身单衣;让他们也享受一下无依无靠的滋味。

风波迅速蔓延,整个英国有几千家犹太人商店、工厂和作坊等遭到破坏,有几万家犹太家庭遭到抢劫,使得这些犹太人成为真正的无产者。

风波还在蔓延,法国、荷兰、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也纷纷效仿英国对犹太人进行抢劫,在世界范围兴起了一股反犹浪潮。

英法人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当初他们有国家是他们的依靠,回国是他们的目标,这些犹太人没有依靠,没有目标,比他们当初凄惨多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