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人员给张扬端上咖啡之后退出张伟的办公室。
张伟说道:”小学生和中学生的世界观还不成熟,只能用好与坏来评价世界,我们的教育有责任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世界观。“
”是,陛下说的非常正确。“张扬附和道。
张伟没有理会张扬的反应,继续说道:”我今天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必须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树立一种正确的观念,自强自立,落后就要挨打;你们教育部要尽快编写各年级的教材,可以补充到历史当中,也可以作为单独的思想政治课,根据实际情况由你们确定。“
”是,陛下!“
”内容要尽量全面,从清朝入关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四川大屠杀等要写上,留发不留头要写上;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塘沽成为空无一人的废墟,天津100万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在北京更是烧杀抢掠,华人死伤无数,火烧圆明园等都要写上;清末被贩卖到世界各地的华工达1000多万人,这些被绑架、被欺骗去的华工囚禁在“猪仔馆”,被烙上贩卖目的地的字号等,这段屈辱要写上;美国和加拿大修筑太平洋铁路虐待华工的历史要写上;马尼拉大屠杀、红溪惨案、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海兰泡惨案、旅顺大屠杀等都要写上;1885年,外国侵略者在上海法租界公园门口公然竖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肆无忌惮地侮辱华人的人格,这类事情也要写上。“
”是,陛下!“张伟一边说,张扬一边在小本子上记录着。
张伟继续说道:“要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爱国,只有国家强大了,华人才不受欺负,才不被屠杀,要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现实;对了,还要加强军训,你与总参谋部沟通一下,每学期都要对孩子们进行为期2周的连续军训,要让他们从小就养成锻炼的习惯,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为民族、国家做贡献。”
“好的,陛下!”
张伟考虑了一会后又补充道:”在军训的同时,以后每周都要安排合理的体育课,不能培养一群大胖子;对小学生的军训我不做具体要求,你们根据实际来;中学生每人每半年要打靶至少10发子弹,要学会简单的规避、躲藏、卧倒、行军等基本战术动作;高中生为20发子弹,要学会打背包、越野行军、简单急救等知识;大学生不仅要打40发子弹,学会使用步枪和手枪,还要学会简单的枪械维护、拆解、组装等知识。“
”是,陛下,一会我就总参谋部沟通此事,只是这样的话教育费用会上升太多了。“张扬说道。
“你们核算一下,如果超支太多的话可以把打靶的子弹改为教练弹,不过我敢说,这个付出是很值得,尚武精神就要从孩子抓起。”张伟继续说道:“尚武精神为国家动力的源泉。文和武,正如一阴一阳之道,文武结合,方为完人;国家之强盛,也需要文武结合,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一个没有脊梁的民族势必会被世界潮流所淹没,一个没有伟大精神贯穿的脊梁必将被外力所折断。缺乏智慧的意志力是虚弱的,缺乏意志力的智慧是危险的,古今中外的经验告诉我们,意志与智慧的高度统一是一个民族图强的不二法门,如今我们正需要一种民族精神把整个民族牢牢凝聚在一点之上,意志与智慧可以表现出一种精神,这就是尚武精神!每每想到强秦汉武、盛世大唐,依然让人热血沸腾啊。”
张伟心想,华人要想真正复兴,就必须重振国民的尚武雄风,必须摆脱过去异族给华人套上的精神枷锁;尚武精神就从孩子们的身上抓起来吧。
张伟对自己的决定感觉非常满意,希望能借此重振华人的自信心。
张扬与陆伟民沟通之后,陆伟民非常支持张伟的决定。
总参谋部立即起草通知,电告各军区和战区,各省驻军负责对本省学校的军训工作,从这学期做起;总参谋部训练科立即编写各级军训教材,详细规范各种要求、标准等。
教育部也在当天下发通知,电告各省和各一级行政单位,从本学期开始,从小学到大学开始军训;教育部教材科开始组织力量编写各级思想教育课程的教材,争取在军训完毕前把教材下发到各学校学生手中。
陆伟民根据张伟的尚武精神提出建议,不仅要让孩子们有尚武精神,成年人也要有尚武精神,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各省的守备军轮流调到西亚战区和南亚战区与土著作战,锻炼他们的战场适应能力,否则没有见过血的士兵,永远都是新兵。
张伟同意了陆伟民的建议,只有从战场上存活下来的士兵才是老兵,与土著作战的强度不大,正好用来练兵,否则将来黄白对决的时候,这些守备军还是不堪大用。
西亚战区和南亚战区的两位大都督对总参谋部的决定持欢迎态度,希望总参谋部多调守备军到本战区参与清缴土著的战斗。
而接到消息的守备军也非常高兴,终于有上战场的机会了,军人不上战场还能算是军人吗?没有军功怎么上进?
陆伟民又建议,所有伤残的禁卫军官兵,只要能说话,身体许可的情况下逐渐分到各级小学和中学任思想教育宣传员或者直接担任思想教育课的教师。
张伟没有直接批准,而是让总参谋部先到干休所和疗养所做个调查,然后再做决定。
只要是能活动的伤残军人,开始踊跃报名,都非常乐意接受这项工作,他们还能发挥余热,对社会还有价值,不再是等死的残废了。
张伟对当前的局面非常满意,华人的骨子里并不缺少尚武精神,只是被压抑的太久了,并缺乏政府引导;现在尚武之火被点燃,相信一定会有燎原的那一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