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名义的重要性(1 / 2)

“禀主公,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贾某回到洛阳之后,早已经着手统计我们新汉朝的粮草储备情况,现向主公及在朝的诸位同僚作一个报告。如此,在以后制定攻伐曹操的策略上可以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贾诩见主题回到了正常的讨论上面,便先上前作报告道。

“嗯,好,那就先说粮草方面。”刘易点头示意,让贾诩先说。

贾诩等于新汉朝的财政大臣,负责统计整个新汉朝的钱粮情况。不过,年前他在西凉参与收复西凉之战,他也只是不久前,处理好了西凉异族人的情况之后,他才回到洛阳来的。刘易没有想到他这么快就对新汉朝的财政状况了解清楚了。

不过,贾诩虽然为财政主官,但其下还有一个户部负责新汉朝的钱粮财政事宜,下面分工细致,许多统计的事宜,也不用贾诩亲力亲为,他只需要把持好一个总额的收支情况便可。

事实上,在这个古时代,朝廷的财政,会由户部及内务监一起把持财政。宫内宫外的财政分管,户部管外,而内务其实就是由宫内的太监总管掌管。但是,现在的新汉朝皇宫,刘易根本就不打算再设太监总管,以后,将不会再接受净身入宫的太监,甚至,到了现在前朝仅存下来的这一部份太监都老去之后,以后华夏再没有职业性的太监。

现在,大内总管是闵贡,跟着他在皇宫内服务的太监,一共加起来都不过百人了,这些都是前朝所遗留下来的。而这些太监,所负责的事务,也不再是如以前的太监那样了。现在。他们就只需要负责一下御膳监,及皇宫内的外出采购事务便可,服侍宫中的女人已经完全用不到太监了。因此,太监这个职业。早晚要退出这个历史的舞台。

现在这个太内总管闵贡,他更多的还是作为沟通宫中皇太后与内阁之间的讯息传递工作,给皇太后提提意见,出谋划策。

当然,现在说这些跟太监没有什么的关系,只是顺带提一下罢了。

实际上,现在的新汉朝户部,已经不单单是古时代的财政总部了。当中包括了职能细分之后的统计、税务、审计、财政等等的职能部门。刘易之所以保留着户部这个称号,只是让现在这个时代的人更加容易接受罢了,如果换了后现代的一些新称谓,恐怕现在这时代的人都不习惯,不明所以。

贾诩道:“主公,臣先说粮食的情况,其实,经过近十来年的发展,我们朝廷的余粮还算充足,这两三年来。基本可以做得到收支平衡,也就是说,今年所收取到的新粮。还存在我们朝廷国库,一粒米粮都没动。总共约有上千万石的库存。这些存粮,其实就仅只是我们司隶州及并州、关中地区的粮税所获。如西凉地区,现还没有余粮可缴纳给朝廷,还得要朝廷调拨一部份救济。冀州、幽州、荆州等地,也同样是如此,估计要等三年之后,这些地区的百姓方有余粮缴纳国库……”

“行了,具体的就不用太详细了。只需要告诉大家,现在我们的粮草是足够的。可以供我们新汉朝的大军食用多久便可。”刘易打断了一下贾诩,让其不用说得太过详尽。刘易可不想一连几天都在说这些事,快点让朝中的文武做到心中有数,好尽快进入主题。

“那好,据戏志才太尉的统计,如今我们新汉朝的新汉军,已经超过两百万的在编大军,接近了三百万的幅度。这些军马,并不包括地方自卫队及官府的常驻官兵。如果当真的要调动所有军马的话,我们朝廷,完全可以调动三百到四百万人马上下。千万石的粮食,足够供应我军用三到半年的时间,到时候,又会有新粮产出,所以,粮草不成问题,如若要商议的,到时候就得要考虑粮草的调动的问题,各军要考虑到粮道的安全的问题。至于军饷的问题,也不用担心,不管是发给将士的军饷还是抚恤阵亡将士,都不成问题,我们朝廷的产业链,只要不发生太大的变故,都会源源不绝的产出商品,再快速的转化为财富,有足够的余额来支付这一笔军事的支出。”贾诩简单的说了一下,等于是给满朝文武安了一颗定心针。

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打仗打的都是钱粮,没钱没粮的话,纵使是天兵天将怕都难以打得胜仗。

其实,对于新汉朝的钱粮问题,刘易的心中也有数的。新汉朝发展到了现在,就看民间的百姓的生活状况如何。现在的新汉朝,所治下的百姓,他们早已经不再是以前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了,他们在新汉朝官府的引导之下,也在他们自身的努力之下,他们每一家每一户,基本上都能做到年年有余粮,并且还有一些副业的收入,使得新汉朝的百姓,不再是贫穷得没有一个子儿的时候了。他们的手头上有了余钱,就多少都会尽可能的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比如说,买盐买油,这些都是日常必须的,肥皂、香皂,牙刷牙膏,布匹丝绸,哪怕买一块镜子,买些纸笔让家里的大人小孩练字等等,这些全都要花钱,而百姓富裕了起来之后,自然就不会缺了这些日常必须品。百姓有钱,那么就能盘活整个经济市场。

有钱便有追求,有追求,就有他们所需要的生活物资。而这些物资,基本上都是新汉朝生产制造出来的,所有这些商品售买出去所得,除去一些中间贩买的商人所赚去的那一部份之外,基本上都是归新汉朝的收入。由此可想而知,一个活跃的市场,能够为朝廷带来多少的收入?这个都还没有算是商业税方面的收入了呢。

具体有多少钱财,刘易都不想让贾诩说出来,免得让众臣眼红还有让天下百姓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