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盯得太紧?(1 / 2)

现在新汉朝与曹操的这个朝廷,已经全面处于一个敌对的态势。全面战争,随时都会暴发。

现在,尽管刘易完全掌握了主动权,但是,也不得不说,目前似乎还真的不是向曹操全面发起战争的最好时机。

要知道,从黄巾暴乱到现在,历经了天下群雄齐起讨伐董卓、群雄争战的时期,现在,仅存的诸侯势力,并不算太多了。可是,现在能够留存下来的诸侯势力,却无一不是成了规模,每一个,他们的军马,都是数以十万来计。随着他们的发展,他们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加强。

他们军马的战斗力,武器装备等等。以及,那些诸侯势力,为了可以确保他们的势力地盘的稳定,为了能够保证他们的利益地位,他们都相对应的做出了许多的措施,比如政治方面,以及一些硬件方面的建树。

现在,新汉军不管攻击那一个势力诸侯,都必须要打不少硬仗,要攻克不少的关隘。

天下诸侯,相对而言,他们人人都是兵强马壮,还能占据着一定的地型优势。他们,也不是那种轻易肯认输的人,不可能就因为看到新汉朝的强大,就会服软投降,没有经过真正的打击,没有真正的挫败他们的锐气,打得他们无路可走,他们势必不会轻言投降归顺的。

一个人,他们还没有真正获得权力之前,还有点好说,但是,尝过了独撑一方。予取予求的甜头之后,他们就肯定不会轻易的将自己的权力拱手让人。

所以,刘易能够想象得到,自己新汉军就算是再强大,也免不了要与天下的每一个诸侯来一场生死大战。就如现在的袁绍这般。明明已经是大势已去,可是,他依然还要在垂死挣扎。

如果这个时候,天下诸侯未灭之前,刘易就倾尽举国之力,与曹操这个。仅次于自己新汉朝实力的强豪决胜,这明显是不太理智的。刘易可以在互相算计当中,占得曹操一些便宜,可是,说到马上就要全面攻伐曹操。刘易始终都觉得时机还不到。

益州刘璋,汉中张鲁,这两个诸侯,刘易认为,是得要先解决掉的。

这不是说这两个诸侯能够给新汉朝带来太大的威胁,益州刘璋及汉中张鲁,他们估计没有那样的实力兵出中原,他们也没有那个胆子。也没有那份心思,刘易估计,他们最多就是一心想保住他们现在所拥有的势力地盘及利益。可就算是他们不会威胁得到新汉朝。但是刘易认为,益州与汉中之地,如果让刘璋、张鲁统治得太久,那么就有可能会让此两地的百姓慢慢的对汉廷失去一种信念信仰,在他们的统治之下,慢慢的就会失去了对大汉朝廷的归属感。进而,演化成他们对自己是否是汉人的问题。就会淡化,慢慢的。真正的演变成为,他们真正的接受了当下统治他们的政权,心里,再也不会认为自己是汉人而感到自豪,而是会慢慢的,潜移默化之间,会认可了他们现在的身份,认可了他们已经是属于另外一国子民的身份,不再认为自己就是大汉的百姓子民。

所以,刘易认为,在灭了袁绍之后,自己主要的攻伐对象,所要收服的势力地盘,应该就是益州、汉中。要尽快将那些原本就似是与大汉中原等政治中心隔离的势力地盘,收归新汉朝的统治。

这么一来,刘易就觉得,暂时不能对曹操全面开战。因为一旦全面开战的话,没有三几年的功夫,怕也休想真正的灭得了曹操。这还有乐观来考虑,如果一个不小心,可能就得要与曹操纠缠上十数年甚至更久。

单单是与曹操一个诸侯开战,最少都要打上几年,乃至上十年,这是刘易不能接受的。

刘易的心里,一直都认为,自己近段时间,一下子消灭了曹操的近五十万的军马,这个,已经达到了削弱曹操的实力,拖慢曹操发展的速度,破坏了曹操发展的节奏,使得曹操陷入被动,暂时不能再对新汉朝形成什么的威胁。

这个时候,刘易认为,应该适当的缓一缓对曹操的压迫,暂时不要引起与曹操的纠缠混战。最好,还是先解决了另外的天下诸侯,留待最后,再一举灭了曹操的这个朝廷势力。

不过,现在的局势之下,如果能够缓解一下现在新汉朝与曹操的这种一触即发的大战状态呢?

新汉朝方面倒也好说,是否当真的要全面向曹操发起攻击,都由刘易自己说了算。可是,曹操的这一个方面就难说了,由不得刘易来控制。

现在,曹操的一连窜动作,与袁绍联手伏杀刘易,又公然的出兵攻击新汉军,并夺取了虎牢关,还出兵杀向洛阳。站在曹操的立场上来看,哪怕他最终没有占到新汉朝的什么便宜,可是,曹操自己的心里,肯定会无比的郁闷、心虚。刘易估计,曹操现在,肯定是在害怕新汉军会不顾一切的向他发起全面的战争。所以,他必然是在调兵遣将,在做着与新汉军决一死战的准备。

换了是谁,如此得罪了一个大势力,心里肯定不会轻松,肯定要想着如何才可以敌住对方的报复。

这样一来,曹操调动了大军提防新汉朝,而新汉朝,却也不能不做出相应的兵力调动,用以提防曹操会趁机向新汉朝发起进攻。如此,新汉朝与曹操,不管是否当真的要开战,要全面争战,双方都要调动军马提防,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僵持的局面。换句话来说,新汉军的大量军马,不管最终是否要曹操大战一场,也都要被曹操牵引住,难以集中兵力去消灭其余的一些诸侯势力。

这个时候,如果刘易还是依然想如以前那样策划,先灭了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等等诸侯再与曹操一战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打破眼下这种草木皆兵,大战一触即发的局面。

这个时候,曹操是理亏的一方。起码,曹操的心里很明白,是他先行撕破了之前在荆州与刘易签订的互不侵犯的协议。现在的曹操,正处于一个心虚的时期,他不可能,怕也再没有面目主动寻求与刘易的对话。而依曹操的性格。他肯定就似他杀吕伯奢一家之时那样,明知道是错杀了好人,却还坚持自己是对的,死都不肯认错,为掩饰自己的过错。还说出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话。

所以,如果刘易不主动一些,主动的寻求对话,让这紧张的局势缓和一下,那么,刘易与曹操,怕就真的要提前上演决战时刻了。

经凤仙的提醒。刘易觉得,自己是否真的要找荀攸谈谈。

直接找曹操谈是不太可能的,以曹操那死不认错的性格。找他谈,也谈不出一个一五一十来。唯有就只有曲线救国,找到曹操帐下的那些谋士来谈谈,通过曹操的谋士劝谏,缓和一下新汉朝与曹操的紧张局势。

对于那些真正的有识之士来说,他们恐怕更加愿意看到新汉朝与曹操的和解。不希望看到两家马上就发起全面的大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曹操虽然还有一战之力。可是,当真现在就与新汉朝一战的话。谁都能看到,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以曹操的失败而告终,新汉朝最多就是多花些时间,多牺牲一些人马而已。

这个,最适合,也更有把握劝说得了曹操的谋士,自然是非荀攸与程昱两人莫属,亦只有这两人的智慧,才有可能让曹操承认自己的错失,让曹操正视目前的不良形势,让曹操不至于破罐子破摔,非要与新汉朝对着来干。唯有荀攸与程昱两人,才有可能让曹操放下心里的执念。

想明白这点,刘易不禁亲了一口怀内的美人儿,对她赞赏的道:“不错,如果你不提醒,我还真的没有想到要去拜访一下荀家的家主。目前来说,怕也只有荀家才有可能保得住我刘易,亦才有可能通过荀家,改变一下现在我们新汉朝与曹操的紧张局势。”

“哦?通过荀家缓和我们新汉朝与曹操的局势?”凤仙倒有点不太明白刘易为何会说到缓和新汉朝与曹操的紧张局势的问题。

凤仙她能想到,让刘易到荀家去避一避曹操的追捕,这主要是她知道,荀家与刘易的关系非浅,荀家有人在新汉朝为官,考虑到这一层关系,她想荀家家主,为了他们荀家的血脉着想,不管如何,都会保住刘易,不会让刘易落入曹操的手中。

不过,这些事,刘易却不打算与凤仙细说,毕竟,现在就算去荀家,荀家的态度都还不知道,跟凤仙说太多也没有用。一切,都还得要见到荀家家主,要见到荀攸才可以。如果荀攸不愿意跟自己对话,而是直接让人将刘易抓起来,那么,一切都休谈了。

实质上,刘易并不觉得这次的事儿,能够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困难。现在,自己的伤好得差不多了,就算还没有完全好,但体内的内力,已经完全恢复。

刘易觉得,以自己现在的状态,只要不是再出现当初在那阎王渡那样的情况,被数十上百的一流高手围杀,被左慈那样的传说当中,世人视如神仙一般的传奇人物偷袭的话,刘易并不认为许都城能够困得住自己。

到时候,就算荀家家主不顾在新汉朝为官的荀爽、荀彧等等一众子弟,要向曹操通风报信,要告密,要跟刘易撕破脸皮,那么刘易也不用怕,不用担心,大不了,就直接杀出许都便是。至于曹操的那两个女儿,曹节、曹华两姐妹,刘易并不认为她们会有什么的危险,曹操就算是再狠毒,也不可能会把自己的女儿如何,不可能因为与刘易有私情就要将她们给杀了。大不了,刘易以后再找办法,从曹操的手上将两姐妹带走便是。

所以,凤仙的建议,借荀家家主大寿之机,混进荀家。拜见荀家家主,与荀攸会面一谈,刘易觉得还是可行的。

刘易决定如此,跟凤仙再商议了一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