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能够得到夫人。说什么都值了。”刘易道:“夫人也还年轻,正是一个女人一生当中花样年华,最美好的时候,怎么可以从此孤苦一生呢?刘易虽然不才,但是自觉认为,本人应该可以做得到把夫人看作是生命的一部份,是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人。所以。刘易请夫人,以后,就把你今后的人生都交托给我,我刘易绝对不会辜负了夫人。”
“别、别再说了……”伊夫人此刻已经软瘫在刘易的怀里,什么的贞洁观念,也早抛到了脑后。
嗯,伊夫人,她本来。对何进,也并没有什么太过深厚的感情,有的。只是一种何家媳妇应尽的本份。她没有像何进别的妻妾那样,树倒猢逊散,还留在何家处理何进的丧事,这也是基于一个人的人性本性,她才会如此做的。正如刘易和她所说的那样,她现在,也还很年轻,二十多岁还不到三十,还可以有自己的今后的人生,她也没有必要抱着一个死了的何进而委屈了自己的人生。
汉代的女人。在夫君去了后再改嫁的,这种情况,在汉代的时候很常见。伊夫人,她的内心里,其实早便有这样的一个念头。
而刘易,就是她现在的理想对象。
纵使。刘易看上去,像才是二十岁左右的样子,比她小了许多,但,刘易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稳重,以及对她的关怀关注,这些,都让她在不知不觉之间便认可了刘易这个人。要不然,她也绝对不会几乎偷看了刘易和皇后的整个过程。一个女人,若讨厌一个男人的话,又怎么会偷看这个讨厌男人的一些龌龊的事儿呢?
伊夫人求刘易不要再说,只是不想让刘易把自己的想法剥得一丝不挂,她不让刘易说,便等于是默许了刘易,接受了刘易。
她本来想用行动,准备任由刘易对她任意施为,以此来默许刘易占有她时,刘易却松开了抚着她下面的大手,并把她的身子扶正,离开了她的身旁。
伊夫人不明所以,正要转身想看看刘易到底想怎么样的时候,没关的房门却突然的冒失的冲进了一个人来。
“哎呀……”
来人直接撞到了刘易的背后。
刘易便是知道有人来了,才放开伊夫人的,并且,也知道回来的,是飘、音等女。
刘易扭头一看,见有点慌乱的撑着自己后背站稳的是小音,不禁对她笑道:“小音,怎么了?跑那么急干什么?”
“啊,是太子太傅啊,我、我是急着来看小志,没想到太子太傅也在。奴婢该死,撞了你……”
“真巧,我也是来看看小何志的,可惜,他好像睡着了。”刘易向伊夫人告辞道:“夫人,在下还有些事,就不打扰了,下次,再来看看夫人。”
几女叽叽喳喳的回来了,刘易除非把几女一起收了,要不然,还真的不太好再对伊夫人动手动脚。所以,刘易也不再急着纠葛伊夫人,经过这样的事,刘易也相信,伊夫人是走不出自己的手掌心的。再说,这伊夫人,也是一个妙人,估计,她此刻,早便想着刘易对她做坏事了。
刘易没急,走出了城门楼。
果如刘易原来所料,城外的战斗,已经打不起来了。董卓的兵马、丁夫的兵马,都各自返回了各自的兵营。现在,连战场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戏志才等人,除了太史慈已经返回皇宫里去了之外,他们都还在城门楼前的城墙上说话。商讨布置如何防守城门,兵力如何布置等种种的可能。
“主公!”戏志才见到刘易出来,眼神似乎有点怪怪的看了刘易一眼,似乎想从刘易的身上看出一点不对劲的事来,但是他却没有看出什么来,他叫了刘易一声,道:“主公,刚才有人给你送请柬来了,请你去赴宴呢。”
“赴宴?这个时候谁会请我赴宴呢?”刘易好奇的道。昨天,董卓设宴,把朝中的文武百官都请去了,唯独没有宴请刘易,今天又会有谁来宴请自己?
“呵呵,你我都认识,不过,他只请你,没说请我。”戏志才笑着道:“你想不到?是蔡邕蔡伯喈,他说,他深感当年太子太傅对他援手之情,想请太子太傅前去一叙。现在,他终于复出了,官复原职,还收回了原来的产业,蔡家蔡府,你随便找人问一下都可以去到蔡邕的府上。”
“嗯,对于蔡邕来说,他一生可算是多灾多难,颠簸流离,一直不受重用,现在,才终于可以正式受到重用了,只可惜……”刘易摇摇头道。
“可惜什么?”戏志才问。
“可惜蔡邕以为他一生抱负,一生所学终于得到施展的时候,却是这大汉未日的时候,他也因此而郁郁而亡。”
“走,戏先生、贾先生,还有子龙,我们一起去拜见一下蔡邕这个-
>-家,恭听他的一翻赐教。”刘易对戏志才、贾诩及赵云挥手道。
“我们也去?这是否不太好?毕竟他没有邀请我们。”戏志才有点犹豫的道。
“哈哈,没邀请又怎么样?谁不知道你戏志才本来就是放荡不羁的人,哪会在乎这些细节?有吃有喝,咱们去混着便是了。”
“哈哈,也对,那便走。”
董卓进京,得知蔡邕已经回京,而且,董卓也知道,蔡邕在一些真正有才学的学者当中,其声望非常之高。他董卓也知道,自己在京城之中,甚乎便没有什么的根基可言,他想着,如果能够得到像蔡邕这些,在社会上有着极高名望的人支持,那么对于他董卓在京城里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所以,他便请蔡邕出仕,官复原职,为蔡中郎。蔡邕自然也知道董卓不是什么的善良之辈,也早便听说过董卓的凶残之名,他初时是不肯答应的,但是后来,董卓再三要胁,这才逼得蔡邕不得不在董卓的举存之下出仕。
董卓在明里,表面上摆出一副对蔡邕非常器重的样子,凡是对蔡邕言听计从,如此一来,朝中百官,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都以为蔡邕已经投向了董卓,现在是董卓的人。但谁知道?蔡邕这一次被董卓逼着出仕,只是出于夫奈之举。
也因为蔡邕受到董卓的看重,以致使他在朝中百官当中,深受到妒嫉,后来,在董卓被吕布干掉之后,蔡邕也很快被祸及,终被人所害身亡。
实际上,说到真正的文学上的造诣,刘易觉得,三国第一人应该便是这蔡邕。荆襄之间的许多名士,如庞德公、水镜先生他们,刘易也都觉得,单论文学上,他们不及蔡邕。但论到杂学上,或者是一些比较适应时代的时物上,蔡邕不及他们。
这个蔡邕,刘易一直都很看重,以前,只是没有什么的可能把他收归己用,所以,也只是仅派了几个义兵在暗中跟着蔡邕,在暗里保护着他一家人,并没有正式的向蔡邕伸出过橄榄枝。
刘易的心里非常明白,像蔡邕这样的当世大名士,他们的心里,自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孤傲,一般情况之下,他们是绝对不可能原因屈居人下,更加不可能拜认什么的主公的。在他们的眼内,估计除了当今皇帝,别的,都是臣民。
所以,对于蔡邕,绝对不能单纯的说收他的问题。像卢植等朝官,也是绝对不可以说要把他们收为己用的。对于这样的名士,只能用骗,将他们骗得甘心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