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满宫的古董集市,从天满宫大门开始,沿着道路两旁向外延伸,能一直摆到牌坊外边去。\r
这些摊位经营的东西非常杂,不但有各种古董,仿古董,还有很多的旧货。\r
在日本的古董市场上,古董玩具和一些古董卡片,是非常热销的藏品,天满宫外也不少,另外,这里相对比较集中的就是一些销售古瓷的摊位了。\r
以李逸现在的眼力,一件东西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大概有多少价值,差不多一眼就能分辨出个大概。\r
这一点,很多经验丰富的鉴定师也都能做到,可是接下来的处理,就是李逸和他们区别最大的地方了。\r
一名普通的鉴定师,从发现一件疑似古董,到最后的决定购买,这个其中的过程非常复杂,原因无他,主要是因为不敢轻易下结论。\r
不敢轻易下结论其实也没太大关系,只要有钱,将有感觉的东西都买回去,总是能赌到一些好东西。可是,他们又不是李逸,看到好东西就想装到自己兜里,然后又有足够的钱支撑。\r
作为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普通人,他们有时候就算是能确定一件东西的真假,在购买之前也会犹豫再三,那就更不要指望他们凭感觉买货了。\r
因为凡是能够成之为漏的东西,总是或多或少的要有一些迷惑性,才有可能成为漏。试想,如果始终不能肯定真伪,而又没有无限金钱,普通鉴定师怎么可能会胡乱出手买东西?\r
而这些限制条件都用不到李逸身上,这也是他强于那些普通鉴定师,甚至绝大多数资深鉴定师的根本。\r
而且,因为有鉴灵牌兜底,李逸看东西的速度甚至数十倍于这些传统鉴定师,这样,同样时间单位内看到的东西数量相差巨大,谁捡到漏的机会更高当然是一目了然的。\r
沿着道路边走边逛,李逸很快就看到了一个感兴趣的东西,一个经营折扇的摊位。\r
关于折扇的起源存在争议,目前还存在一点争议。\r
日本人认为,折扇是比较“地道”的日本产物,因此命名为和扇,甚至还认为,和扇和武士刀可以看做是日本的象征。\r
据说,和扇最早出现于平安时期,而华夏的折扇则是由日本折扇衍变而来,最初于宋代时经高丽进贡我国,一度受到苏东坡等名士的青睐,才得以延续至今,并于13世纪时由华夏传至欧洲。\r
但华夏人则认为,折扇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名叫腰扇,在《南齐书》等史料中均有记载。\r
只要折扇还存在,只要没有新的更有力的证据出现,这个争议多半还会一直存在下去。不过这并不妨碍李逸的选购。\r
从基本构造上,两个国家的折扇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但在扇面构图上,和扇有一些非常具有日本特色,不过李逸的目标却不是这些。\r
他的目标是那种带有传统水墨扇面或者是书法扇面的和扇,因为这些和扇里才有可能有漏存在。\r
这个摊位上的和扇很多,但大部分一看就是新的,构图也极具现代日本气息,主要是拿来当旅游品贩卖。李逸很快就将其旧货区看了一遍,很遗憾,没有一把有价值的。\r
正当他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一位游人忽然将手中的扇子还给摊主,而李逸眼尖,一眼就从那折叠着的扇缝中看出来,这也是一把传统折扇,而且看扇骨,很像是一件老东西。\r
从摊主手中接过折扇,小心的打开,李逸眼睛一亮,知道这次应该是看到好东西了。\r
这是一幅标准的日本文人画扇面,使用的是类似于丝绸的绢纸,风格接近华夏明清时代文人画的画风,画面颇为清雅淡逸,但看起来似乎并不是用传统的毛笔创作的。\r
“手指画?”看了一会儿,李逸就认出来了,这幅山水扇面应该是用手指画出来的,而且从年代上判断,应该是18世纪江户幕府时期的东西。\r
“既然是老东西,那就免不得要动用一下鉴灵牌了。”很快,李逸就得到了答案,这把和扇的扇骨是明治晚期所产,但扇面,确实江户时代的著名画家,池大雅所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