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报”,五星,“二十一世纪以来最伟大的一部作品!重现了维克多-雨果笔下的恢弘时代!还有,见证了蓝礼-霍尔的顶级演出!”
“独立报”,五星,“蓝礼-霍尔,蓝礼-霍尔,蓝礼-霍尔!这位炙手可热的年轻演员,再次证明了他的绝对实力;不仅仅只是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他的实力远超于此。表演真正地成为了一件艺术,观赏真正地成为了一种享受。没有人应该错过。”
“太阳报”,五星,“女王剧院版本的经典是无法超越的!这是事实;但,阿尔梅达剧院版本却超越了经典,创造了一出伟大的剧目!这也是事实。给你一个观看这出剧目的理由:蓝礼-霍尔;给你两个观看这出剧目的理由:一个就已经足够。”
“银幕”,五星,“一出堪比史诗的剧目,一位堪比传奇的演员,铸就了千禧年之后最伟大的一部作品。”
“每日电讯报”,五星,“如同十四行诗一般浪漫,如同歌剧一般恢弘,如同小说一般跌宕,如同话本一般传奇,如同诗词一般动人。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真正地唤醒了人们对舞台剧乃至对艺术的感触和喜爱。整出剧作的灵魂人物,蓝礼-霍尔更是劳伦斯-奥利弗附体!”
……
五星,五星,还是五星。清一色的满分赞扬和推荐,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些刁钻刻薄的评论呢?那些挑剔嫌弃的批判呢?那些自得其乐、自言自语的艺术家呢喃呢?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部都已经消失不见。
即使是艾玛-菲丁掏钱买通了所有媒体,如此情况似乎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唯一正常的推断就是,这出剧目真正地征服了剧评人,也真正地征服了观众,于是,所有人都炸锅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剧评人而已,首演之夜结束之后,观看了首演的三百五十名观众,迫不及待地在社交网络之上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热情澎湃、慷慨激昂、语无伦次,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好精彩好精彩!啊啊啊,我要疯了!怎么可以这么精彩!我好想再看一遍!六个小时真的太短了,为什么不是六十个小时!”
“耶!稣!基!督!好看到让我想要爆粗口!即使是对原著小说没有任何了解的观众,即使是对戏剧没有任何喜好的观众,这也丝毫不影响观感。故事的跌宕起伏和精彩绝伦,我就不多说了,但!少爷怎么可能那么好看!就连胡子拉渣、就连套着一个麻布袋,都好看得不行!我要死了!”
“震撼,这才是真正得震撼!只有亲眼在剧院之中观看过这场演出,我才明白了什么叫做表演,那种震撼扑面而来,直接在瞳孔深处炸裂开来,震撼到了极致之后,根本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只能傻愣愣地坐在原地。我简直哭惨了,哭得稀里哗啦的;但结局时,我却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上帝,我已经语无伦次了!”
“鼓掌十五分钟,双手都已经失去知觉了,但,这依旧无法表达我滔滔不绝的崇拜和喜爱。这样的作品,值得名垂千古好吗?”
“天哪天哪天哪,少爷真的太好看了,呜呜呜,我想要给他生猴子。”
“这是继丹尼尔-戴-刘易斯之后,我第一次真正地喜欢一名演员。蓝礼-霍尔身上的灵气和质感,真的太赞了。他的表演根本无法形容,我只觉得他的眼睛里盛满了星辰大海,仅仅只是一个眼神,就说尽了所有故事。真心敬佩!”
“如果还有人质疑少爷的奥斯卡小金人,请亲自到伦敦西区去观看’悲惨世界’好吗?少爷分分钟告诉你什么叫做绝对实力。啊啊啊,我好想再看一遍啊!”
“快去买票!这就是我唯一的想法,否则,你们会后悔的!”
……
从脸书到推特,再到照片墙,乃至雅虎社区,讨论轰轰烈烈地铺陈开来,仅仅只有三百五十名观众得以在第一时间进入剧院内部观看了首演,但讨论声势却浩浩荡荡地冲上了巅峰,短短二十四小时时间里,相关关键词条的讨论热度就已经突破了五百万。
对于好莱坞商业电影来说,如此讨论热度根本不值一提,可能也就是一个零头而已;但对于伦敦西区或者百老汇的剧目来说,如此讨论热度也已经远远破表,其他剧目的讨论热度甚至可能就连五十万都突破不了。
在剧院观众之外,守候在剧场外围的观众们,等候了八个半小时,依旧没有能够买到一张首演之夜的门票,但他们却甘之如饴。第一时间地,他们也纷纷在网络之上发表了自己的见闻——
当天剧院门口的名流云集,当天记者们的争先恐后,当天观众反馈的不可思议,当天伦敦西区的轰动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