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6章 治水新人(2 / 2)

严成锦继续道:“若谢丕前去治水,至少有六成把握,平定安陆州水患。”

这是一颗定心丸,弘治皇帝吃下去后,不派谢丕都难。

谢迁慌了,扬起芴来差点没揍严成锦。

严成锦早料到会如此,站得远,李东阳连忙将他抱住:“于乔勿怒,我儿兆先还在满剌加国,你想想,仔细想想。”

这么一想,谢迁的气消了大半,心情好多了。

比在海外生死未卜,还是去安陆州好。

刘健直言:“谢丕自小在京中长大,未见过河,纵然是有治水功绩的官员,也不敢担保,能治所有河流,你如何断定?”

不过,治水与地势和生态有极大的关系。

换个地方,未必能治。

大明几百年历史中,各种灾害加起来上千起,但是水患就占了七成。

也就是,对于而言,水患最为严重。

如今朝廷需要一个年轻的治水能臣。

严成锦道:“谢丕所学的理科中,有一门为地理。

良乡门前有条运河,谢丕带人治理后,至今未曾出现水患。”

其实,谢丕也就是扛着锄头,去挖了挖泥沙。

治水不就是如此吗?

水流将两岸的泥沙,带入河中,所以,河底的泥沙被慢慢垫高,水溢出来,泛滥成灾。

所以,挖河底的泥沙也算治水了。

日后大明的治水工作,就交给谢丕了。

弘治皇帝一筹不展,此子不敢撒谎,谢丕或许真有治水才能。

可是……

谢丕是谢师傅的独子啊。

弘治皇帝看向谢迁,道:“朕意已决,由谢丕前往安陆州治水,谢师傅意下如何?”

谢迁脑中一片空白,但治理水患,朝廷大臣去得,谢丕自然也去得。

“听凭陛下调遣。”

弘治皇帝命人拟旨,送去翰林院。

若谢丕能治理安陆州的水患,兴王就没有由头更换封地了,可给太后一个交代。

内阁和六部出了大殿后,严成锦还留在殿中。

“散朝了,严卿家怎么还不走?”

“臣等谢大人走远了再走。”

弘治皇帝忍俊不禁,拿起疏奏批阅起来。

严成锦从后门溜了出去,却看见谢迁堵在殿门外。

“你过来,本官有话与你说。”

“大人先把芴放下。”

谢迁的芴乃是象牙所制,打在身上挺疼的,下手重一些,能把人砸死,不得不防。

见他把芴丢在一旁,严成锦才走过去,保持三米的安全距离。

“大人何事?”

“我问你,我儿真有治水之能?”

严成锦想了想,道:“还请谢大人相信谢丕!”

谢迁终于体会到李东阳的锥心之痛:“若…我儿回不来,你当如何!”

还你一个儿子?

以谢迁的智商,不像会替别人养儿子的人。

严成锦斟酌片刻,道:“那下官每月,给谢大人送八石米粮。”

谢迁想明白了。

我儿每月的俸禄,就是八石米粮,此子,要替我儿养老送终。

呸~

谢府岂会缺八石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