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坚身穿官服,高踞案首,神情肃然。
县丞成康、县尉王全及大小吏从等二十余人分列两旁,一个个脸色也十分凝重。
太平道要举事造反,县中的大小官吏都已经得到了消息。
想那太平道徒遍布大汉十三州,何止数十万,一旦造反,必将席卷天下,想想都令人心中战栗,这么大的事情,委实令这些县中的芝麻小吏有些六神无主。
天下承平已久,习惯了太平安乐的人们,对兵灾总是有种本能的畏惧。
二十余名佐官属吏虽然强自镇定,但眼神里深处的恐慌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周坚目光环视,淡然道:“太平道逆贼要举事,大家都说说吧,该怎么办!”
县丞成康定了定神,连忙道:“大人可下令县中整顿武备,修缮城防,组织县中可战之军卒抓紧操练,以防不测。”
众官吏纷纷点头,大表赞同。
周坚扫了眼县尉王全,问道:“县中有多少可战之兵?”
王全道:“这个,去除老弱,不足三百。”
周坚的全部心思和精力都在操练新军上,对县府中的军卒从来都是放任自流,毕竟其中牵涉了许多人的利益,贸然去碰的话怕是四面树敌,于大计不利。
不过现在黄巾起义即将爆发,到是正好借机将县府军卒整顿一番。
周坚沉声道:“以前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本官就不追究了,从今天起,速将军营中的老弱清除出去,但要妥善安置好了。再大开府库,招募义勇,分发军械武器,抓紧时间操练。”
王全忙道:“下官遵命。”
周坚环视众吏,森然道:“太平道一旦举事,届时怕是兵连祸接,你们以前的那点破事本官不想追究,但是从现在开始,诸位都要同心戳力,应对即将到来地兵灾。若是有人还敢在这个要命的关头不守法度,本官定不轻饶。”
“下吏不敢。”
众官吏抹了把冷汗,连忙齐声答道。
不用周坚多说,这个时候也没人再敢贪赃枉法,毕竟一旦太平道挟众叛乱,连小命都保不住了,要再多的钱银又有何用,毕竟小命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实际上自从开春周坚整治了一片污吏后,这些官吏就收敛了许多。
如今事关自己的身家小命,以及全族人的安危,自然没人敢在这个时候拖后腿。
安排完了县府中的大小事,周坚回到后院,又召集一众手下商议对策。
典韦、许褚、周武、蒋钦、陈方等人全都齐聚一堂,个个脸色凝重。
周坚环视众人一圈,问道:“大家有什么看法,都说说。”
陈方率先道:“己吾境内二十余名太平道信徒头目已经被擒获,且大人早有准备,千余新军足可应对危局,就算太平道举众而反,谅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周坚不置可否,自己辖地内的太平道徒他从来都没有担心过,他心中考虑的是如何在即将到来的乱局中尽可能的扩充实力,最好能立些战功,弄个太守干干。
要知道一郡之守不论是职权,还是能够掌握的实力,可比当个小小的县令要强的多。
陈方才干平平,这种守好家门,万事大吉的想法显然不合周坚的意。
周坚又问周武,“你怎么看?”
周武想了想,答道:“自从公子来到己吾,与民为善,安置流民,辖境内的百姓虽然并不富裕,但至少能安居乐业。己吾的太平道徒虽然不在少数,但真正肯放弃安定生活,冒着杀头危险造反的人其实并不多。”
众人连连点头,信奉太平道是一回事,但造不造反又是另一回事。
百姓之所以会造反,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没了活路,才不得不提着脑袋造反。
然而,只要生活安定,又有谁会跟着去造反,要知道老百姓都是最实在的。
周武接着道:“属下觉得己吾境内会跟着造反的百姓不会多,除非是别有用心的,想趁乱打劫的一些不法之徒,只要县尉大人再招募些精壮勤加操练,就足以应付危局。”
周坚暗暗点头,己吾境内的情况确如周武所说,没什么好担心的。
不过,现在要考虑的不是辖境内的问题,而是如何趁机扩充实力。
周坚环视了众人一圈,沉声道:“己吾县境内的太平道徒没什么好担忧的,不过太平道数十万众,一旦逆反,天下各州郡必定兵灾四起,朝廷必会发兵往讨。吾意率领新军随朝廷大军讨破太平道叛乱,谁可为我跑一趟洛阳?”
陈方问道:“大人可是要结好十常侍,乱起时求得带兵之权?”
“不错,正是如此。”
周坚点点头,在座的都是心腹之人,没什么好隐瞒的。
陈方道:“下官去一趟吧,阉宦贪好财货,谅不致有差错。”
周坚道:“我收藏的虎皮还有几件,可带上一件送给张让。而且太平道若反,朝廷发兵征讨,十常侍必定要安插心腹之人争夺兵权。阉贼无亲信之人带兵,正南可往这方面多下点功夫,谅可成事。”
陈方道:“下官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