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0.第2720章 ************ 家家有难事(1 / 2)

官道无疆 瑞根 1583 字 2022-09-28

陆拥军对在市场经济上的敏感度还是很强的,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巨大挤压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

标准机械工业集团虽然是昌州市经开区的重点扶持企业,但是在获得融资贷款上依然相对困难,比起昌州市那些房地产企业来,标准机械工业集团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像银行贷款时往往都是大打折扣,而且要求条件很多,这也让陆拥军倍感心酸。

而房地产企业却不一样,他也有一些房地产行业的朋友,随随便便拿一块地做一个评估,就能轻而易举的拿到贷款,而且各家银行也是趋之若鹜,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地块一旦被开发起来,房屋结构尚未封顶,这边预售就可以开始搞起来,回款速度那是相当的快,根本不担心企业贷款还款问题,而像标准机械工业集团这些制造型企业就不一样,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使得有些时候难免销售回款会出现延迟,但是在银行那边要想续贷就需要面临很苛刻的要求,甚至会被要求必须先行还清楚之后再来谈其他。

像标准工业机械集团毕竟属于华民系企业,有民生银行和华民银行两大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倒还不虞资金问题,但是像昌州经开区的不少企业就经常面临流动资金困难的难题,而有时候缺过桥贷款,就不得不去找民间融资,也就是俗称的高利贷,而一旦遇上意外高利贷还不上,一家企业很快就会被高利贷逼得破产转手。

陆拥军的有感而发也引起了陆为民和陆志华的共鸣,无论是风云通讯还是健力宝,在融资上即便是有民生银行和华民银行的支持,但是与世纪风云相比,就显得复杂许多,世纪风云无论是在沪上还是在杭州,随随便便一块地,只要立项开建,要想拿到贷款相当轻松,相比于像风云通讯和健力宝这样在业界内声名赫赫的企业,世纪风云的资金宽裕程度反而要远胜于风云通讯和健力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陆为民也联想到了前一段时间自己和蓝岛最大企业——海特集团董事长的对话,也谈到了目前制造企业面临的巨大生存危机。

海特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白电企业,同时也是坚定不移走国际化道路的家电企业,这一点上陆为民也是极为欣赏,相比于国内家电企业还在热衷于进一步扩大制造规模,通过规模化来压缩成本,以求最大限度扩张市场时,海特已经把目光投向全球,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

但是欧美市场不是那么容易打入的,海特从1999年就开始在美国建厂拓展市场,但是举步维艰,欧美市场成熟度很高,客户品牌忠实度很高,海特要要打响自身品牌其难度可想而知。

2005年,海特看准美国第三大家电巨头美泰出现经营困难,准备收购美泰,最初竞争对手是里普伍德控股集团,海特出价高于里普伍德控股集团,眼看即将胜出,却遭遇美国最大家电巨头惠而浦的狙击,最终败于惠而浦。

海特的老总在和陆为民谈及海特与惠而浦交锋时,也颇有感触,虽然说败于惠而浦不完全是资金因素,但是毫无疑问惠而浦与海特的交锋是得到了美国国内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的。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在海特与里普伍德控股集团对阵时就明显倾向于里普伍德控股集团,作出了有利于里普伍德控股集团的裁定,在海特出价明显高于里普伍德控股集团之后才算罢手,后来惠而浦出手,最终击败海特。

而海特在参与竞购美泰时却基本上没有能够得到国内金融机构的支持,更不用说国内政府的支持,这也使得海特在对阵惠而浦时缺乏足够底气,最终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不得不放弃收购。

即便是像海特这样在国内赫赫有名的顶级企业,一样在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上没有太多的优势,而制造业的利润率在当前房地产狂潮下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有些可笑,这也是像海特和海欣这样的大型制造业企业一方面虽然没有放弃自身在制造业的投入,却又都忍不住把手伸进了房地产行业,像海特地产和海欣地产现在都已经是蓝岛本地举足轻重的房地产巨头。

对这一点陆为民虽然不太认同,但是也能理解,毕竟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实在太丰厚了,丰厚得让其他行业的利润相形见绌,而房地产行业准确的说又是一个不太需要太多核心技术的行业,只要你有足够资金和人脉,你基本上就可以打开局面了,这样也难怪像海特/海欣这样的企业大举进军房地产业了,起码也能对制造业起到一个反哺作用。

像海特这样的顶尖企业在制造业本行中融资都不易,反倒是在进入房地产业中融资更容易了,这也就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