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儿臣已经有了意中人(1 / 2)

第311章儿臣已经有了意中人

第311章儿臣已经有了意中人

求月票,求推,大家多支持。

定如的意思是想请秦之初到僧录司到京城的分舵,也就是京城的僧纲司,去一趟,不过秦之初却没有同意,他现在可是背负着顺德帝让他尽快离开京城的圣旨,他既然要在大周朝做官,那么不能抗旨不遵,就得成为他的底线之一。

定如也知道秦之初与她不同,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人在官场,也是一样。定如只好跟秦之初约定回头到宁清县去找他,便和他分开了。

通过这次跟定如的接触,秦之初大致摸清楚了僧录司的组织结构,定如在这一细节上,倒是有一说一,并没有瞒他。据定如所讲,僧录司的总舵设在蓬莱岛上,然后在两京二十三行省五个都指挥司设置有僧纲司,在各府又设置有更低一层的分舵僧正司,在各府下辖的县中,择选重要的几个,设僧会司。

其中僧纲司的首领叫做都纲**师,副手叫做副都纲**师。僧正司的首领叫僧正**师,僧会司的首领叫做僧会法师。

道录司的组织结构跟僧录司差不多,只不过是分舵的名称以及首领的职务名称有些细微的差别。

这样的组织结构很类似于大周的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府的关系。不过,在僧录司中,正印**师有着比皇帝还要高的绝对权威,总舵对各分舵的控制也相当的严苛、有效,不像世俗中的官府,朝廷对地方各级政fu的控制日渐衰弱。

如果赶在太祖皇帝时期,像成亲王、肃清王和北疆王、安南王这样手握重兵的王公大臣,借他们十个八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有谋反之心,别的不说,光他们想离开京城,前往封地,都不可能顺利完成,地方各级官府会拼了命的阻止他们。

而现在,朝廷只能期盼着地方各级官府不要和四王勾结在一起,他们就烧高香了。

和定如分开之后,秦之初没有在京城继续逗留,便匆匆地离开了京城。刚从京城的南大门出来,他就跳到了飞舟之上,取直线,朝着豫北府飞去。

他先回了一趟老家,给父母请了安,问了好之后,隔天一大早,就离开了家,直奔宁清县。在家的时候,在飞行的路上,他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不断地琢磨着雷系法术的精髓。

就在秦之初离开京城之后不久,京城有头有脸的王公大臣、一品大员等,凡是觉得自己有点面子的,全都不约而同地派出去了求亲队伍,前往太子府求亲。

智屏郡主晋升金丹期,成了大周修真界数得着的顶尖人物,这个消息早在一个多月前,智屏郡主返回京城的时候,就传遍了京城高官贵族的府邸。只是那时,顺德帝病危,谁也不敢去触皇室的霉头,去向智屏郡主求亲。

如今,顺德帝神奇病愈,京里面的王公大臣们再也按捺不住,他们都忘记了挂在智屏郡主身上“克夫郡主”的名号,都想着要把智屏郡主变成自己的儿媳、孙媳,哪怕智屏郡主“克夫”的威力仍在,但是只要能够换回来一个金丹期的郡主,死一个儿子或者孙子又算什么。

一连数天,太子府上就迎来了不少求亲使者,甚至还有大周的属国派出的求亲使,话里话外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只要太子同意让智屏郡主下嫁给他们的儿子或者孙子,那么他们就会全力支持太子登上皇位,坐拥大周江山。

这一次顺德帝病危,让太子看到了自己的短处,虽贵为国之储君,可是到了关键的时候,那些手握实权的王公大臣几乎都选择了观望,尤其是六大国公,竟然没有一个主动表态支持他的。

太子也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楚、齐、燕、赵、韩、魏等六大国公乃是太祖皇帝敕封的世袭罔替的国公,只要这天下还姓姬,还是太祖皇帝的子孙做皇帝,那么他们的地位就不会受到动摇。

而他们就算是明确表态支持太子,等到太子登基为帝之后,他们也不会多获得多少好处,反过来,不明确表态,太子登基为帝,也无法奈何得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