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公祠的事情,陈鸣已经下了明令,那就耽搁不得。只是六天时间,卢福明、卢建泽,两个去年悄悄投奔复汉军的卢氏子弟就被寻到了常州。这个时候卢国平带着卢氏一族的几个读书人,还有宜兴当地愿意现在就下赌的‘人’,已经赶到了常州。只是还没有被陈鸣召见。
两边人一见面,卢家人那股兴奋的情绪是止都止不住的。
“殿下的意思是所有的一切全都推到了从来,里头的一砖一瓦具是弃掉,一纸一木也全用新的。第一笔拨款就是五万块银元。”卢福明、卢建泽脸上慢慢的自豪和激动,复汉军现在启动了江阴的阎公祠和宜兴的卢公祠,首期就各拨出五万块银元,这消息跟着常州清军主力被围的惊讯,一样传遍了江南苏北。
二卢来常州的路上已经被告知了陈鸣的一些打算。陈鸣是要把卢公祠彻底推到重建的!江阴的阎公祠也是一样。
盖因为这两处公祠都是清廷所建。公祠位置不动,原有的砖瓦梁木是有多远扔多远。虽然这么做是浪费了一些,可复汉军要捧起卢象升、阎应元等先烈作为引领民气的精神偶像,他闷的祭祠中有一丝儿清廷的器物都是一种玷污。
二卢内心别提是多么的激动了。这种‘奢侈’只会让二卢深深地为自家祖宗自豪,作为卢氏后裔,他们一百个心乐意看到这种排场气度被附加于新卢公祠的修建上。
在二卢来到常州前的那几天时间里,‘常州被围,江南清军主力被围!’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南北。
在三月初的江南,在三月初的江北,这就是最最火爆的消息,被无数人探讨着。它就像迅风一样,吹遍了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无孔而不入。
无数人都希望自己的‘钻研’能够从中获得什么收益,因为这是一场以身家性命为赌注的博弈。整个江南,从两晋到明初,任何关乎南北朝、南北对峙的史书都一时纸贵。更有很多人还讨论起了陈友谅当年的得失。
早在去年陈惠在称汉王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将之与元末跟朱元璋一争高低的陈友谅相提并论了。
紫禁城里的乾隆皇帝在三月初十的时候接到了容保自苏北火速传到的急报,接着就是漕运总督李侍尧的六百里加急。
——丰升额大军被围常州。
真真切切的一颗大炸弹令整个北京城一片寂然,比晴天一声霹雳还要让人震撼,百万八旗一片失声,六十岁的乾隆帝更见衰老了。八大胡同的生意一时间都冷清了许多。
感谢书友‘我在哪里’500币打赏,谢谢】
“救援?”
“怎么救?从哪调兵去救?”
“河南?”“北京?”“还是甘陕?”
“小十万官军主力一朝被围,江南空虚,江南空虚。”养心殿里,乾隆气的捶胸顿足。“丰升额该死!”
对于傅恒、刘统勋等军机处重臣,乾隆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态。当初他指示丰升额死守常州,与江阴连成一线,把复汉军堵在太湖以东,对于这个构思,乾隆报以多么巨大的希望,现在的他就有多么巨大的失望。
而且两江总督尹继善也转进常州这个死地了!
刚刚收到容保急报的时候,乾隆眼前一懵都要昏死过去了。
只是当乾隆出现在满朝文武众臣面前的时候,满清的王公大臣们都没有发现他们的皇帝有什么大的变化,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乾隆皇帝依旧浑身自信,威严无比。就不知道没有没细心地主儿注意到,乾隆皇帝几次宣召大臣奏对,时间都没有超过半个时辰;还有这个好颜色的老皇帝已经两个月没临幸嫔妃了,敬事房的《禁中起居注》可不是太过神秘的东西;也没有人知道乾隆皇帝的脸上已经在涂抹着胭脂……
北京城一次次商议商议,却拿不出确切的法子来解救常州。
这不是十二年前的黑水营之围,清军要面临的是战斗力强大的复汉军,而不是回疆的huihui。兆惠带领着三千清军能在相当艰苦的环境下抵挡五倍以上h军的进攻,丰升额却不见得能在五百门大炮的轰击下,带领着比城外的复汉军还多的清军兵勇死守上三个月。
何况北京现下拿什么来救援常州呢?
苏北清军吗?
打山东南下的清军部队有两万来人,李侍尧、容保也组织起了一支小万人的队伍,还有苏北的团练,这三四万人还要应付扬州的复汉军呢,如何能够南下常州?
之前堵在扬州城外的清军,在山东清军南下之后就已被丰升额抽调到了南岸了。
北京城的王公大臣们第一次发现他们的大青果已经变得这么脆弱了。堂堂大青果竟然凑不出一支人马去救援江南?
直隶的人马在被河南、山东两处战场牵制了部分兵力以后,剩下的已经全填进了江南这个无底洞里。甘陕山西的绿营则尽数扑在了河南,还有即将展开的汉中战场。偌大的北方,满清除了手中的京旗和草原、关外的满蒙骑兵,竟然再无力抽调大军……
数不清的八旗贵胄和官员士绅才第一次警觉——大青果已然变得非常脆弱,他们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
北京城里开始响起一个声音——调派满蒙马队。
满清相对于复汉军强大了许多许多的骑兵现在已经成为了满清上下很多人的心理依靠。不少人都不知道怎么的就形成了——复汉军之所以不敢大举向北就是害怕满蒙铁骑这一印象。在现在常州危机的时候,n多八旗子弟就下意识的祭出了这一大招。
而紫禁城则如同少了耳朵,根本听不到‘民间’的呼声。
呵呵,调派满蒙马队都是要用钱的,乾隆皇帝现下手中如何还有银子?“厘金之制,全国推行。”局势迫的乾隆皇帝在自己痛饮的毒酒之中再加了一碗砒霜。
今年赋税少了江南,北京城百万八旗的铁杆庄稼还不知道在哪里来呢。
而对于天底下的许多读书人来说,这些不出门就知道天下事的书生们,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将陈汉与陈友谅的大汉归类到了一起。
可能是同一个陈姓加上同一个汉王实在太具有诱惑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