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七嘴八舌(1 / 2)

<b></b> 孟桃做为被赵明发现的“天才学生”,曾得到他开小灶悉心教导,知道赵明知识量很深厚,绝对超过高中水平,毕竟出自书香门庭,父母乃至祖辈都是教授,他从小接收到的文化教育比平常人要高深得多,如果他参加选拔考试,肯定能选上,成为一名中学教师。

但他放弃了,那自然是有原因的。

现在已是1975年3月份,老百姓或许没察觉,但上面政策确实有了改变,文化、科研、医学界纷纷召回并重用人才,一部分知青也得以先返城,孟桃觉得,赵明应该是属于这一类人,他的父母要带他回城了。

孟桃问周翠玲“不是说,你爸今年要给你抓住一个工农兵大学名额吗?你还找资料复习,难道这个也要考?”

周翠玲叹口气“本来这个名额是能稳拿的,但是张国庆有个表妹失恋了,上吊跳河不吃不喝,扬言不活了,闹腾得厉害,她爹妈就求到张家,那是张妈亲侄女,不能不管,张爸张妈就跟我们家商量我在粮站可以转正,就把名额让给那个表妹吧,希望她进城上学之后忘掉糟心事,以后能好好的。

我现在看的就是考试资料,粮站、粮所临时工很多,转正名额有限,也得考试选拔,我五月份考试,争取能转正。”

“那你就不打算读大学了?”孟桃问。

“嗯,”周翠玲脸上浮起一层红晕“张国庆说,既然不能上大学,那我们就领证结婚,年底就办酒席!”

孟桃不知道说什么了,她努力想一想书里关于周翠玲的情节,无奈当时觉得这不是主线,就一目十行潦草带过,并没看到多少,只知道书中周翠玲在明年或后年涨大水时溺亡于临水河,到她死那天,都没有跟张国庆办喜酒、领证结婚。

也就是说,目前眼下张国庆和周翠玲纵然相亲相爱、腻腻乎乎,私下也无数次谈婚论嫁了,但真正要办酒席结婚可能还不行,或许是时机不成熟,或许是其它别的什么原因,总之至少在今年明年,他们结不成婚。

这是书中情节规定。

除非,孟桃这个意外闯入者,刻意去打乱或改变这一切。

但是要怎么做?什么样的改变才是对他们有利的?孟桃也不知道啊。

这是别人的命运,她只能在旁边看着,最多建议几句,太过主观就有插手私人领域之嫌,而且她也没有十成把握能够令人家幸福美满。

人生路,还须由他们自己去走。

孟桃提醒周翠玲“都说水往高处流,人往高处走,你转正成了正式工人,在别人看来是不得了的好事了,可你自己心里明白,你其实是可以上大学的。

正式工人的工资比临时工高,以后也可以通过你的努力一步步爬楼梯一样往上爬,但终归比不得大学毕业生,能一步到位,而且人家学历、学识明摆在那里,升职不说是个个都坐火箭似的,但肯定能像坐电梯,省时又省力,免除多少麻烦?

我觉得,你最好趁年轻上个大学,就算今年那个工农兵大学名额送人了,明年应该还有吧?我在蒙州听到人们议论说可能很快要恢复高考了呢,到时多少年轻人争着抢着上大学,到处都是大学生……我听着都很激动,打算花三两年时间努力学习,争取考个大学。你比我文化高,只要多看功课坚持复习,肯定能考上大学!

你看张国庆,原本只是单位送他进学院培训七个月,孟大哥给他争取到继续深造两年的资格,等他出来就是大学生,你不想和他一样?”

周翠玲听得直点头,神色间有些后悔,说道“我其实很想上大学的,如果不是……唉,已经答应名额给他表妹了,总不能又要回来?今年我爸好不容易得的名额,明年不一定还能拿到。不过你说的要恢复高考,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