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赔钱乐意(1 / 2)

国潮1980 镶黄旗 2603 字 3个月前

老伴去世,对已经八十岁高龄的傅杰来说,打击不小。</p>

丧事办完,他小病了一场,痊愈后,好像一下子没了精气神儿,连去「宫廷文化研究协会」的次数都少了。</p>

不过对于「宫廷文化研修协会」而言,此时却做出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绩。</p>

很有点蒸蒸日上,扬名立万的意思,让协会的全体成员都很高兴。</p>

敢情以「宫廷文化研究协会」名义编纂完成的第一本图书《紫禁城的味道——宫廷饮食图录》终于正式出版了。</p>

并且一经推出,就在相关文化研究领域和京城各大餐饮名店之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p>

这本图书是由今年六月初才刚刚成立的文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p>

说起来这个时候能出版也有个巧合。</p>

原本为了书号的问题,哪怕靠了宁卫民的面子,这本图书的出版最早也得排在明年初呢。</p>

结果没想到,今年六月初京城宣传部居然成立了这家专门办理自费出版业务的出版社。</p>

其宗旨就是拿钱办事,费用自理。</p>

其特点则是文责自负,版权自有。</p>

于是负责协会庶务的刘炜敬一知道了这个消息,就马上尝试以「宫廷文化研究协会」名义去联络协商。</p>

没想到的是,对方的反馈非常积极,居然一下子就解决了出版还需要排队等候的问题。</p>

就这样,最终刘炜敬只用了两万五千块就解决了这件大事,提前半年发行,印制了两千册。</p>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运气。</p>

但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绝不是那种没有意义的凑数出版物,而是有实际意义的。</p>

其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三点。</p>

第一就是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印刷质量相当好。</p>

紫禁城里的饮食一直是为普罗大众所津津乐道,如今市面上就已经存在着好几本书聚焦明清宫廷饮食的著作了。</p>

但过去出版的这些书籍,要么只是纯文字的内容。</p>

要么照片不清晰,或是照片资料寥寥无几。</p>

但这本《紫禁城的味道——宫廷饮食图录》,在傅杰夫妇和诸多专家的总结和编纂下,以及张大勺作为内行人的角度提供的口述资料和实际演练的帮助下,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了。</p>

几乎书中的每一种珍馐都有实物照片来搭配。</p>

甚至器皿都是在坛宫饭庄的支持下,变得相当考究,极为符合当年的实际情况。</p>

印刷更是采用了最好的纸张最好的技术。</p>

别的不说,就看纯粹的制作成本,高达十元人民币一本。</p>

这在内地一本不过一两块钱的年代,简直是天价。</p>

足足五百多页,上下两册的铜版纸印刷,不但提升了图书层次,在国内出版物里也属于少见的豪华制作了。</p>

可想而知质量如何?</p>

第二点就是这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p>

现在市面上其他的类似书籍。有的是依据宫廷规制,和时序对节令美食进行介绍。</p>

有的是根据食材分门别类地讲述宫廷饮食的掌故。</p>

有的是从宫廷御厨房的建制下手,讲述宫廷御膳的建制和运转模式。</p>

就连嵯峨浩生前,也曾经以她的亲身经历出版过一本《食在宫廷》,在书里大致描述过她所了解的末代宫廷的饮食情况。</p>

但是,在这本《紫禁城的味道——宫廷饮食图录》出版之前,还没有一本书是从厨师的角度来论述宫廷餐饮的,更没有一本书能教人怎么去烹饪宫廷菜肴。</p>

所以这本书就显得尤为难得了,特别就特别在这</p>

里了。</p>

由于有张大勺和他在厨行里的一些老朋友帮忙,在专业性上绝对是拔尖的。</p>

不但几乎每种菜肴都,附列配料和烹制做法,于各个门类之下最后附清代膳单节选,向读者展现原汁原味的宫廷美食。</p>

而且还系统性的介绍了御厨房不同部门的准备工作,阐明了宫廷烹饪和民间烹饪的区别,并且揭示了宫廷菜肴靡费的缘故,更把一些就连专业厨师都未必知道的烹饪小技巧也写在了书中。</p>

此外,以专家为主的编纂小组还运用大量新史料,在美食中寄寓了大量的文化掌故。</p>

更清楚的介绍了宫廷饮食的演变和传统。</p>

可以说这本书兼具可读性、实用性。</p>

不但适合美食爱好者、厨艺爱好者及宫廷史爱好者等阅读,尤其对专业厨师的实际工作有着不小的帮助。</p>

第三点就是在于这本书还打破常规,在书里介绍了清代宫廷一些御厨的个人情况,以及他们所拿手的菜式。</p>

不得不说,这还是第一次在正式的出版图书里肯定这些付出劳力的厨师们对于饮食发展的贡献和功绩,相当于给这些人树碑立传。</p>

于此同时,这本书还理清了一下宫廷厨艺传承的脉络,比较客观介绍了御厨在解放后开枝散叶的大致情况。</p>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正本清源的「打假」作用,起码能遏制一些滥竽充数的「假御厨」在内地餐饮行业里吹牛皮懵事,弄虚作假败坏宫廷饮食的名声。</p>

尤其让张大勺欣慰的是,他自己虽然没有名列这本书里。</p>

但其祖父、父亲都分别以名厨的身份被写入了这本书里。</p>

这对他来说,已经足够让他满意了。</p>

其实比起个人的扬名,这更是他乐于见到的。</p>

总之,这本《紫禁城的味道——宫廷饮食图录》在面市之后。</p>

虽然因为价格太贵,定价三十元一套,销量并不是很高。</p>

恐怕只有一些专业对口的单位,和少量的个人才会花钱购买。</p>

但不得不说,这本图书在各区的饮食公司反响很大,更被饭店协会极力推荐给外地的餐饮名店,受到了许多厨师的高度评价。</p>

尤其是那些在京城经营宫廷菜肴的名店更是争先购买,组织骨干员工从中学习。</p>

《华夏食品报》、《旅游报》、《港城导报》这些相关报刊也是发文报道,介绍推广这本图书。</p>

如果从业内广泛好评的反响来看,毫无疑问,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华夏餐饮文化,对于京城宫廷菜肴的推广和普及作用不容小觑,的确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p>

这还不算,与这部图书内容相关的,还有一些影音资料。</p>

包括了张大勺以及坛宫饭庄返聘来的那些当代名厨,他们这些人各自的厨艺演示的一些影音资料,以及他们对于京城勤行的口述历史,也都在汇编整理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