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察哥屡战屡败,李仁孝不是没想过换将。
但是,李仁孝又能换谁?
先不说,西夏除了李察哥以外,再没有第二个拥有统帅大军团作战经验的统帅。
——这就跟当初赵佶既对童贯失望透顶又不得不用童贯甚至还得给童贯封王是一样的,怨只能怨其国以前一点都不注重统帅的培养,致使一旦惟一的一个统帅不行了,立即就变得无人可用,哪像李存,从来都是平衡提拔和锻炼,使得大乾王朝能当最高统帅的将领,就是没有二十个,也肯定有十几个。
退一步说,其实就算西夏还有能代替李察哥的统帅也没有用。
乾夏两国的军队的战斗力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上,这就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法联军跟还以弓箭、长枪、大刀作为主要武器的清军交战差不多。
双方一交战,夏军仍然主要以传统的进攻方式,直接让骑兵上来硬冲。
但战马是一种十分敏感的动物,一旦受到伤害就会惊慌失措到混乱,必然会导致骑兵的攻势被打乱,本想冲乱敌人,结果是乱自己。
偏偏,乾军开战前,大多都是用红衣大炮等火器开路——就是没有红衣大炮,也有肯定有虎蹲炮之类的速射炮,就是没有虎蹲炮这类的速射炮,也有列装越来越多的燧发枪。
这对以骑兵为主的夏军形成了天然的克制。
结果,很多时候都是,乾军这边一开火,夏军那边的战马就因为炮火的爆炸声而受惊,四处逃窜,轻则打乱阵型,重则导致军队崩溃。
见此,乾军这边的重骑兵在前、轻骑兵在后,一个冲锋,就能彻底击溃夏军,然后轻骑兵上前,一顿掩杀,就能取胜。
另一方面,夏军(也包括吐蕃诸部、草原诸部、西域诸国)的大部分将士,都没有跟乾军交战的战场经验。
这使得夏军在面临乾军的炮弹和刺刀时会受不了心理压力,进而就地解散——很多从前英勇善战的夏军(也包括吐蕃诸部、草原诸部、西域诸国)的勇士,在对战乾军时,只要大炮一响,他们就本能的凭借其高超的马术极速离开战场,心里可能还在默念:“还是保命要紧!”
话说,其实夏军也有一些火器,而且数量并不少。
——有一些火器是西夏人自己研发的,还有一些火器是投降西夏的宋军带过去的,任得敬和杜充就给李乾顺进贡过西宋小朝廷仿制的火器,还有一些是从金军溃兵那里辗转流入西夏的金人仿制的。
这些火器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质量太差。
先不说,这些火器打不打得响都是一个问题。
——西夏人根本不会保养黑火药,以至于他们的黑火药经常受潮,能打响的也就一半左右。
就是能打响了,也首先得确认,这火器是不是炸膛了,大量杀伤自己人,然后才能再看它对敌人的杀伤力有多大。
——由于西夏人手上的火器质量太差,又不懂用固定量的火药,其火器的火药装多装少全凭感觉,而在战场上那个极容易手忙脚乱的环境,肯定极容易造成炸膛。
怎么说呢?
要是那些仿制的没良心炮真能射中乾军将士,肯定是有一定的杀伤力的,毕竟,没良心炮主打的就是一个口径大,因此,哪怕西夏的火药配比不行,又不是颗粒状火药,也肯定有一定的威力。
但考虑到没良心炮那可怜的射程和精准度,在大乾王朝这边有绝对压制性武器红衣大炮的情况下,没良心炮在战场上,尤其是两军野战时,真正能起到的作用真是太有限了。
还有那些仿制的轰天雷,更是问题多多——规格大小不统一,材质和装药也是五花八门,总之就是,火药质量差,制造工艺差,扔出去,大多只能炸成两半,侥幸砸到人,都砸不死。
至于仿制的虎蹲炮,那威力,打在乾军士兵的呢子军装上只是闪出一点火花,擦破了一点表皮,连一点伤痕都不会留下,这让乾军的军医十分高兴,为他们的医疗工作省出不少的物资与工作量。
倒是仿制的一窝蜂火箭、猛火油柜什么的,还是有一定的杀伤力的,可它们在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红衣大炮面前,还是不值一提。
其实——
西夏人的火器之所以没用,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人上。
夏军(也包括吐蕃诸部、草原诸部、西域诸国)的将士习惯了用冷兵器,他们打心底里不愿意放弃他们的弓马抗拒使用火器,所以,真正懂操控火器的夏军将士是少之又少。
以吴璘和李察哥打得震武城之战来举例。
就夏军的炮兵而言,夏军的没良心炮、虎蹲炮在战斗中就一直没有停过火,可他们的炮弹却全都打在战场的树梢上,一发没有打中,反而被乾军的骑兵找到西夏的炮营所在的位置,直接将夏军的炮营一锅端了。
换一种说法吧,夏军评判炮兵的标准就是能不能打响没良心炮或者虎蹲炮,根本不看炮击情况。
夏军对于炮兵的要求之所以这么低,一来是因为西夏会开炮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二来是因为西夏愿意当炮兵的人实在太少了,毕竟,西夏的火炮可是时不时的就造成团灭,所以,除非迫不得已,否则西夏人就没有愿意当炮兵的。
总之,先进的火器是需要工业基础支持才能保质保量的诞生的,西夏哪有这样的国力?
真正跟乾军交战之前,李仁孝君臣还有点脾气,觉得今日你大乾王朝对我西夏爱答不理,来日我西夏让你大乾王朝高攀不起。
可这一动上手,李仁孝君臣终于知道,为什么强如金国,在大乾王朝的大炮下,都没能挺住两年了。
老实说,也就是大乾王朝被当初赵宋王朝灭西夏不成反被西夏越打越强给唬住了,以及觉得赵宋王朝后期的横山战略肯定能立于不败之地,没有给西夏来一个孤注一掷,否则,西夏可能都撑不过三个月就被乾军给灭了。
打,肯定是打不了。
李仁孝君臣只能寄希望于李存的怜悯了。
可李仁孝先后向大乾王朝遣了九波使臣,全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讯。
这李仁孝还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李存势必收复西夏的态度?
同时,在战场上,乾军不仅从横山地区向西夏合围,原来因一直在防御草原诸部从蒙古高原南下偷袭云地而没有动手的苏东和折可求,还以王德和折彦质为先锋自东西下攻击西夏,并一战就成功拿下西夏的银州,王德更是击败西夏大将副元帅李海干布。
紧接着,苏东和折可求大胆分兵,一个攻打西夏沙洲,另一个则拿下兀剌孩城以西的黑水城。
后来,折彦质又击败位于贺兰山的李海干布。
苏东率领其部主力一直到达浑垂山,彻底封死了西夏逃亡的路线。
另一方面,折可求率领折家军先后拿下甘州、沙州和肃州等要邑。
看著乾军的步步进迫,李仁孝君臣恐惧又无奈。
有人建议李仁孝逃去灵州避难。
有人建议李仁孝坚壁清野,然后跟乾军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