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生与死都是责任(1 / 2)

骑兵第一连全体60人都被安葬在青龙山半山腰的一处空地上。

那里,面向着北方,不仅是能看到他们为之战斗为之牺牲的热河省,还能看向家乡。骑兵旅希望兄弟们能在这里看着自己替他们杀小鬼子。

骑兵第一连的番号也被邓文命令先行撤下,不是要撤销番号,而是,邓文在第一连的墓前发誓,当那天消灭日寇第3骑兵联队,骑兵旅那天就重建骑兵第一连。

而之所以合葬,那是二货男亲自向邓文要求的,他描述的战斗细节让骑兵旅诸多长官无不泪流满面。

冲锋,冲锋,再冲锋。由六十人变成三十人,再由三十人变三人,最终,全员战死。骑兵第一连60人,没一人当孬种,全部死在向日寇的冲锋中。

他们,战死于同一处战场,战死于同一种壮烈,死后,也应当肩并着肩头挨着头像他们曾经彼此依靠着彼此向日寇庞大的骑兵群发起犹如扑火的飞蛾一样的冲锋一般,互相依偎,相互守望。

邓文同意了二货男的请求,并和他一起亲挖墓洞,两个自责犹深的男人,花了足足一天的时间,才挖好了能容纳60人躯体的墓洞。

青石墓碑,上面刻着青龙山义勇军骑兵第一连全体英烈之墓一行大字,墓碑后亦刻着自连长以下所有人的名字:周老大,马老幺,王大海。。。。。。

而二货男,很固执的将自己的名字刁叶刻在最后。用他的话说,他虽然不是骑兵第一连的骑兵,但他们亦是他同生共死的战友,做为此战唯一的幸存者,无论以后他在何处战死沙场,这座墓就是他最后的归宿。这里是青龙山,生于此而葬于此,也是他平生之夙愿。

在场的所有人恐怕都不会知道,这座义勇军之墓,在数十年后被北方人们取名为“冲锋墓”,成为青龙山红色爱国旅游最重要的一个旅游景点。所有来此的人们都会听到一段苍老声音微微喘息着介绍关于“冲锋墓”的由来和他们曾在数十年前中国北方冰冷的风雪中发生过的战斗故事的录音。

而那位录下他自己曾亲身经历过的那段从未停止过的向死亡冲锋故事的老人,在录下那段他花费了两天才录成的音频十日之后,也与世长辞,葬在这座墓中。

那一天,这座墓前带着金星肩章肃然敬礼的军人们,绝不会比葬在这座“冲锋墓”中的中国军人人数要少。

在这个时代,在人活之时就将名字刻上墓碑实是大不吉利之事,可见二货男态度无比坚决,邓文也只能同意了。

曾经水也只能默然叹息,他太了解自己这位老大的性情了,虽然最后近乎全歼了那股设伏的日军,但雕爷内心的自责从未淡去半点儿,甚至还心有死志。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这个救兵的突然出现,生怕他和日寇拼命连累到兄弟,他恐怕不会选择逃跑而会一直同日寇拼杀到死。

但是曾经水没办法帮他,他可以帮他从日寇的包围中逃出生天,但他不能帮他打碎自己给自己内心设置的枷锁。

还好,他们有一个团座叫刘浪。

在骑兵营携带着战死战友遗体返回青龙山的那一夜刘浪也从电报中知道了这次青龙山义勇军的重大失利。

这次失利不在于牺牲了多少人,也不在于内线被抓导致被伏击,而是青龙山义勇军应该调整自己的作战方式了。

从大的战略上来说,邓文骑兵旅的战略意图其实并没有什么错,依靠日军城内据点的内线情报,以青龙山为基地用骑兵的超强机动力展开袭击,打击日军补给线并对日军进行杀伤。

甚至包括骑兵在具体战斗的战术上也没什么问题,面临日军突然出现的优势兵力,选择撤退,如果不是日军以中国老百姓的生命做诱饵,他们不会飞蛾扑火一样坦然选择面对死亡。他们用生命阐释了什么叫做军人,叫做中国的军人。

但是,他们失误的地方,一是太过依赖日寇城内的情报,一旦那个最重要的环节出现问题,就会成为一条鱼儿,被鱼饵诱上钩的鱼儿。如果依旧如此,他们日后或许还会上鬼子的大当,那时候损失的或许不是一个骑兵连而是一个骑兵营甚至是葬送了整个骑兵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