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缘不知所起(1 / 2)

手眼通天 暗形 1102 字 2022-09-26

会稽郡,东林书院。

作为儒家四大书院之一,这里门生弟子众多,又是前朝东吴的思想文化中心,曾经香火鼎盛。即便是现在,高唐复辟,东林书院仍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

前任院长封万里,在长安大战中陨落,按皇帝的旨意,那群参与保卫皇宫的核心人物,战后都没被追究,安然返回书院。至于新任院长,则是任真亲自指定的年轻人。

韩湘子压力很大。

上任后,他预想中难以服众的困局并没出现,轻松地接管了书院事务。但棘手之处在于,任真曾经抛给他的学术课题,也就是新学改革,迟迟没有头绪。

平稳局势没能维持多久,缺失教化的会稽六郡再次出现匪患,人心浮动。不少青壮年做强盗已久,野性难改,不甘于劳累枯燥的农事,重新啸聚山林,群匪割据的局势又上演。

真应了那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很快,朝廷颁布调令,任命卓尔为会稽郡守,领兵前往东吴剿匪,又命韩湘子协助,广建学塾,大力教化民众,并竭力说服匪众,扭转当地野蛮粗陋的社会风气。

这也正是在东吴试行新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韩湘子领命后,当即下狠心停课,将书院的教授们分成数十批,率领弟子分散到剿匪官军中,围攻境内所有盗匪山寨,各个击破的同时,对俘获的匪众耐心诱导。

两人文武相济,大刀阔斧,为了根除匪患,不惜亲力亲为,进深山,闯大泽,跟那群刁民悍匪打游击战。

历经数月,官兵和儒生们呕心沥血,终于扫除绝大多数山头,花大功夫安顿好匪众,同时加强地方治安,确保民众难再兴风作浪。

总体而言,这次行动立竿见影,颇富成效,会稽六郡的社会风气肃清很多。当然,难啃的硬骨头不是没有,至今仍让韩湘子头疼不已。

譬如武陵山一带,山高林密,是易守难攻的天险,不利于大队官兵深入作战。当地有一伙悍匪,既狡猾又猖獗,总是能凭借地利,及时逃走,避开官兵围剿。

卓尔和韩湘子曾亲自前往武陵,指挥众军剿匪,双方斗智斗勇,激战数十回合。在博弈过程中,他们惊愕地发现,这伙人其实并非普通百姓。

武陵寨的几名匪首,均是大修行者,道法高强,连他们手下的很多小头目,也修行多年,身手不俗,难怪官兵屡战屡败。除此之外,韩湘子敏锐察觉到,自己的队伍里有内奸。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每次官兵出动,哪怕是半夜潜行,武陵寨都能事先做好准备,仿佛知情一样,进退自如,从没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形。

显然,有人暗中勾结盗匪,通风报信。

韩湘子倍感苦恼,只能先率书院师生回山。没办法,暗藏的奸细太狡猾,无论他如何试探引诱,那人都滴水不漏,毫无破绽,又如何能锄奸?

他不知道,那伙悍匪不仅本事了得,其身份更是大有渊源,大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武陵山的大当家,叫张天宝,是一个容貌俊逸的年轻人,还不到三十岁,气质不凡,颇有大将风度。

他心思深远而缜密,应该是读过兵法,对官兵的作战手法非常熟悉,应付起来游刃有余,这也是韩湘子久攻不下的最大症结所在。

当然,张天宝并不是他的真名。

张天宝威望极高,属下们对他忠心耿耿,绝对服从他的指挥。这群人纪律严明,比官兵还训练有素,作战时更骁勇异常,一度令卓尔怀疑,自己是在跟晋军交战。

即使拷问擒获的俘虏,卓尔也没能问出,张天宝究竟是何方神圣。或许,只有攻破武陵山,抓住张天宝,这个秘密才能解开。

……

正月十五,月明风清。

山寨宴饮过后,张天宝独自坐在山巅磐石上,仰望着夜空那轮圆月,百无聊赖地喝闷酒。

这里有两块磐石,相距不远,两头对峙,形状酷似龟蛇。去年他和师尊路过时,师尊说,此地有龟蛇坐镇,疑似真武法身,能汇聚北方灵气,有不世之大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