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三太湖平乱(下)(2 / 2)

宋翔 木林森444 1995 字 2022-09-26

但洞庭西山沿岸的守卫己被刚才宋军的一轮远程攻击打得七零八落,还没等叛军重新组织好防线,登岸船队就以经靠近了岸边,船上的宋兵挥舞着兵器,纷纷从船上跳下,趟着湖水,杀上岸去。岸上的叛军只能迎战,双方就在岸边展开了厮杀。

随后的水军也都6续游到了岸边,纷纷从水中上岸,加入战团中去。而运送登岸士兵的船队也立刻调转船头,返回岸边去接下一批登岸的宋军。

而在洞庭西山成功登岸的宋军已有一千八百多人,在登岸将领的指挥下,宋军迅在岸边组建了巩固的阵地,然后逐步逐步,向岛中心推进过去。

这时陈亦的支援船队也和宋军交上战了。但他们同样也不是宋军的对手,双方交战不一会儿,叛军就明显的支持不住,被宋军杀得大乱。而且陈亦也看到,宋军的登岸部队以经成功的登上了洞庭西山,因此他只得下令,让船队向洞庭西山靠陇,弃舟登岸,去增援岸上的守军,希望利用在岛上的地理优势,打退宋军的进攻。

但陈亦率军登岸之后,宋军的水军也随即一分为二,留下一半的战船在水面巡视,阻截落单逃跑的战船。而另一半战船也在洞庭西山靠岸,船上的士兵也都纷纷杀上岸去,增援岸上的宋军。

在岸边观战的曹勋和郑四海对目前的战局十分满意,知道现在大局以定,现在登岸船队也重新装载齐全了登岸的宋军,连同水军一起出去攻取洞庭西山。而叛军的兵力都以经吸引到了洞庭东山来了,洞庭西山的守上一定十分空虚,一定可以轻易攻占洞庭西山。

而这时在洞庭东山,登岸的宋军约有二千六七百人,而陈亦的叛军上岸之后,叛军的数量也有近两千人。宋军在人数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叛军占有地利,同时叛军也知道,这是到了最后的关头,如果顶不住宋军,大家就都没命了,因此也都拼命奋战,战场上的争斗也变得激烈起来,宋军毎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但叛军也只是仅仅能够抵挡住宋军的进攻,想把宋军赶下岛去,就更不可能了。

不过曹勋并不紧张,因为从总体看下去,现在叛军以经使用出了全部的兵力,再也没有其他的后备力量了,但宋军还有足够的兵力,而且叛军的水面力量基本以经被宋军扫淸,只能被困守在岛上,宋军却可以从容不迫的将后备兵力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岛上去,因此可以说宋军的取胜以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因此曹勋立刻下令,宋军出动了剩下的十艘战船,又将新一批登岸的宋军送到洞庭东山去。

这一次送到洞庭东山的宋军虽然只有五百人,但也足以打破目前在洞庭东山上的僵局,由其是宋军都淸楚,自己的援军还可以源源不断的送来,因此人人信心倍增,勇气十足,因此逐渐占据了上风。

而就在这时,洞庭西山以经被宋军攻破,这个结果也成为压跨叛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叛军终于全线溃败。宋军趁势掩杀,潘壬死于乱军之中,而陈亦见大势己去,无可挽回,自刎而死。其他的叛军也都无心再抵抗下去,又见无路可走,只得纷纷弃戈投降。

就在宋军攻破了洞庭西山之后,不到半个时辰,终于就占领了洞庭东山,整个战斗,从上午卯时开始,到正午辰时结束,只用了不到三个时辰。随后宋军又继续向马迹山动了进攻,于当天下午又攻占了马迹山,致此,太湖的叛乱己经全部被平定下来。

捷报传到傍湖酒楼,第二天杨炎带着叶沐雪和弄影,乘船横渡太湖,来到平江府,处理平乱之后的善后事务。

其实善后的事务到是不少,也能麻烦。但杨炎当年曾经平定过整个广南,当时的俱体事务都是由辛弃疾处理,但一切经过也都需要通过杨炎号司令才能够实施,因此他在这方面有非常充份经验,无非就是尽力安抚百姓,稳定地方治安,恢复生产等等,虽然这里没有辛弃疾帮忙,叛乱的范围和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也要比广南小得多,地方官员的建制也都十分齐全。而且在此之前,曹勋也做了不少稳定人心侟功作,因此也要比当年在广南容易得多。

杨炎到了平江府,立刻招来宜州、湖州两地的知州,连同平江知府,一起布置安排,制定了一些临时向措秩,先审查被俘的叛军,除了少数参与过建康叛乱的人收监,听候朝廷的处置之外,其他被哄骗和强迫的人一率从轻治罪,基本是以在本地监禁和罚做苦役为主。等服刑期满之后,还可以释放回家。

随后杨炎又立刻下令,解除了太湖的渔禁,航禁,允许渔民可以在太湖内打渔,同时也重新开通了太湖上的航道,并且将从叛军那里夺回的船只分给渔民,然后又派人拆除了马迹山、洞庭东山、洞庭西山上的防御工事。十余天之后,整个太湖地区也基本恢复了安定的局面。

杨炎又再三告戒这三地的地方官员,一定要多多体恤百姓,秉公办事,不可横征暴敛,渔肉乡里。三位知州和知府也都诺诺连声答应。

就在这时,从另一条战线也传来了好消息,在淮西路,毕再遇率领宋军围剿李全的叛军,也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从建康败走之后,李全逃到了光州,但立刻就被毕再遇率领宋军面四面围攻。李全率军出击,希望能够突破一个缺口,向北突围,逃到金国去。但连续两次都被毕再遇击败,而部下的宋军也不愿随李全反叛,纷纷向宋军投降,李全部下只剩三千多人,基本都是当年从山东带来的红祅军旧部。

李全见大势己去,只能孤注一掷,放弃光州再次突围,这一次他打算向南突破,躲进大别山中。但人马逃到穆陵山脚下的时候,被毕再遇率军追上,双方大战一场,给果李全军被杀得大败。连李全也死于乱军之中,部下大半战死,小半投降,只有杨妙真带着数人杀出重围,不知所踪。

至此,这一次从建康开始,持续了三个多月的叛乱终于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