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1章 《周刊》(1 / 2)

圣光 通吃道人.QD 1111 字 2022-09-26

周青峰把《圣光经济周刊》当做非常严肃的刊物来办,经常性的披露集团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和数据。

在别人看来,这些数据都是机密不能外泄,否则会影响商业运行。但周青峰又不靠这些统计数据做生意,他的秘密完全在另一个维度。

集团经营面涉及国内外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且允许第三方会计公司参与审计。《周刊》公开的信息一向准确真实,以此迅速树立权威性,成为国内经济的晴雨表。

天底下如此出奇的刊物也就这么一本,目的就是为了建立话语权。波诡云谲的商场里,这是一股清流,是能改变市场态势的指挥棒。

老百姓也许就看个热闹,不太在意。但大企业高层,经济分析者,国内外媒体却逐渐将《周刊》奉为圭璧,每期都要仔细阅读。

藤田最近忙着从‘圣光’离职回日本,最近一期《周刊》没来得及看。这商务舱居然给每个乘客都提供一本,实在是方便了他。

见藤田对《周刊》感兴趣,旁边的二鬼子也立马向空乘要了一本。封面是图-154斜视图,标题是陕飞完成了现代化的客机大修工厂建设。

二鬼子看到‘圣光航空’的标志,立马贬斥道:“这家航司不行,尽是些破飞机,不是图-154就是二手的波音707。

我之前有朋友坐过图-154,太破了。坐那个飞机就好像乡下土包子做拖拉机进城,实在太掉分。我只坐‘全日空’这样的大航司,绝对不会坐这家廉价航空的航班。”

这马屁拍的太生硬,藤田充耳不闻。他只翻开杂志,想看看对大修厂的具体报道。按照经验,能登上《周刊》封面的信息都是足以改变行业格局的。

周青峰在91年底就开始折腾客机大修厂,他原本死活要把厂子设在天阳。可九二年去了趟大毛家,他立马意识到自己对现代工业的认识太肤浅。

大修厂被丢到了陕飞。

经过两年的建设,‘圣光’都快把制造T-154的古比雪夫飞机制造厂给搬空了。

此外因为周青峰弄来了大批二手伊尔-76,导致国内空军原本订购十架新货的需求彻底消失。这又导致在乌兹别克斯坦生产伊尔-76的坦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濒临倒闭。

这是妥妥的‘蝴蝶效应’。没人知道‘圣光’在苏联解体后到底搬走了多少东西,反正很多原本还能苟延残喘几年的工厂迅速荒废遗弃。

人员,设备,厂房,几乎原地消失,转而在别处重建。

就靠‘大搬家’,‘圣光’平白拥有了许多重工业工厂。从纸面数据来看,陕飞的新厂区有百分之八十职工都是北面来的毛子。有的生活小区甚至是专门给他们建立。

就靠原班人马的加盟,‘圣光’各种工业能力的发展速度想慢都难。

现在的大毛社会就跟个无底洞般,不断吞噬失落者的生命。

解体后的几年,毛子男性的人均寿命从63.4降到58.6。这种数据的背后就是大批壮年人口的非正常死亡。

92年跑过来的毛子都庆幸自己少受两年的罪。93年来的更是对94年的入职者说‘你们早该来了’。

二鬼子看陕飞大修厂,觉着‘圣光’犹如捡破烂的乞丐,从前苏联加盟国内搜罗了一大批技术水平不高的工矿企业,一个劲的嘲讽周青峰是‘垃圾王’。

可在藤田眼里,‘圣光’已经快要完成重工业的闭环整合了。周青峰最大的本事是什么?是合纵连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