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风染入内阁(2 / 2)

染指河山 天际驱驰 1522 字 2022-09-26

商谈结果,最后达成协议:由郑修羽在都统帅府撤消后,接掌铁羽军都统领,负责成化城防务。由郑嘉郑皓出任驻京畿守军北营和东营的都统领之职。郑修年降品,由武转文,调职兵部左侍郎。与这三条相对应的,便是郑家必须把家眷搬来成化城。

郑家也清楚,皇帝能做出如此让步,都是看在风染面上,不忍让风染伤心。若不然,皇帝哪会跟大臣新建府宅?又连篇废话,讨价还价?早就直接下旨,令郑家搬取家眷入城,不从则杀,干脆得紧。

皇帝肯把铁羽军和京畿守军的两个营这么重要的两股兵力交给郑家,全是出于对风染的信任,因信任风染,所以信任郑家,爱屋及乌。把铁羽军和京畿守军的两个营控制在郑家手里,基本上也就控制了成化城,想动风染或郑家,就得先掂量掂量。

贺月能为了风染一再作出退让,郑承弼也不好再坚持己见了。

凤至元年的腊月和年关,风染显得格外开心,除了参予必要的宫宴,动不动就带着皇夫府的人口跑到忠毅国公府去串门听曲,国公府的郑家男女也成群结队地来皇夫府拜门回礼,这个年节过得极是热闹喜庆,贺月看在眼里,觉得花大价钱新建的忠毅国公府,值了,不心疼银子了。

好在郑修年一家在风染的要求下,并没有搬去忠毅国公府,仍住在都统帅府,纪紫烟仍是都统帅府的当家奶奶,替风染和皇帝管家。郑修年的母亲在几年前被从梵净山接出来后,便一直住在都统帅府郑修年的偏院里,是个极和善胆小的老妇人。郑修年甚是感激风染帮他接出母亲,圆了他想与母亲同住,就近孝顺的心愿。

不知是贺月逼迫郑家家眷下山的举动刺激到了郑承弼,还是郑承弼的身体本就不行了,凤至二年元月底,郑老将军过世。临死前,喉咙里一声一声倒气,昏浊的眼睛,茫然地看见风染,似有千言万语,却已说不出话来。

郑承弼一生为家族操劳奔波,少回梵净山,他只育有二子一女,两个儿子都好好的在他身边,儿子又生了孙子,曾孙,他觉得放心,只对女儿,心头有愧。他若不把女儿献进宫,就不会致使女儿早逝。女儿留下个外孙,又没有养在他身边,命运多舛,多年来跟个皇帝纠缠不清,又没脑子心眼,几次帮皇帝算计郑家,都快四十了,还没有子嗣,过继个儿子,眼看着靠不住,叫他放心不下啊。

风染跟郑承弼不够亲近,但他知道郑承弼是心疼他的,拉着郑承弼颤抖的手,不住安慰道:“姥爷,我很好……没什么担心的……他对我也很好……姥爷,你放心……”

郑承弼似乎在等风染的某句话或是在等某个人,可是,他终究未能等到,挣扎坚持了许久,失望地落了气,未能闭上眼:他疼爱的小女儿的孩子,一生孤苦,他没能给外孙儿安排个归宿,他放不下。

郑承弼老将军寿终正寝,虽然只有个二品副将的官阶官职,凤国朝堂上下文武百官都纷纷前来祭拜吊唁,皇帝也下了温言嘉勉的旨意,死后追封了个靖国公的虚衔。郑老将军的后事办理得极是隆重,出殡当日,各家王爷,大臣,武将纷纷沿路设置路祭,以示崇敬。郑家经过百余年的苦心经营,已发展成大族旺族,六十四个孝子孝孙为老家主抬棺送葬,送殡队伍长达几里,途经之地,洒落厚厚一层纸钱,豪华的排场,引得成化城百姓沿路围观议论。

史记:凤至二年三月十三日,成德帝下旨,撤消都统帅府,原都统帅府所管军政军务,调兵驻防等事务职责仍归于兵部。皇夫风染仍领兵马都统帅衔,入内阁,仍总理凤国军政军务,直辖兵部。

这一道旨意宣出来,在朝堂上并没有引起什么震动,但在背地里,开始暗潮涌动。

从风染入朝就开始担任兵马都统帅之职,并为之专门筹建了马兵都统帅府,其后一手遮天地统领着索云国的兵马军政,皇帝对兵马都统帅显得极其放心,索云国和凤国的一切军事军务战争战役都是由兵马都统帅全权筹划进行。

然而这个由于战争而被统筹了诸多权力的官衙,终于被撤消了!其被强化集中的权限,又分别归还回了兵部,吏部,工部,暗部等,这是一个政局朝堂从战争时期向和平时期过渡转变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