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财政困难,秦时竹还想在铁厂上打主意,询问能不能继续扩充生产能力。何峰冷静分析一下,指出从绝对规模上来说扩充是可以实现的,但凌源一带都是贫矿,利用潜力不大,强行扩充纵然实现了生产能力的提高,单位成本也免不了会提高,利润不会增加多少,反而要多冒风险。况且,京张铁路1909便要完工,凌源铁厂扩大规模要产生效益起码在1907年年中,前后一划算,风险较大。
深知解决经济来源事关重大的众人,无不绞尽脑汁琢磨来钱的法子。
“能不能生产其他钢铁制的机械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的。”葛洪义问道,“既然老何已经培养了一批机械操作工人,那么便应当可在这里想想办法。”
秦时竹脑筋一转,打破沉静:“自行车我看可以一试,时下此物全系舶来品,正是新鲜玩意,如能在国内抢先实现自造,销路必定良好,而且自行车对军事亦有裨益。”
“钢铁和技术规格我倒不愁,橡胶轮胎怎么生产?”
“老何又发书呆子气了。”夏海燕插话道,“早期自行车貌似不用橡胶轮胎,轮子全部用木头制成,就象电影《黄飞鸿》里看到的那样。”
“对对对,黄飞鸿就骑那车。”被这么一提醒,夏海强也终于醒悟过来——其余众人会心一笑,感情这两兄妹小时候没事就看黄飞鸿!
“老何,咱可说好了,生产出来后,我要第一个试骑!”夏海强缠着何峰不放——他终于找到他能发表意见的话头了。
“不过,我觉得橡胶轮胎还是要采用。橡胶没有可以从南洋进口,毕竟那个才是主流,才是创新,更有利于我们抢占制高点。”葛洪义对于科技具有独特的敏锐。
自定下生产自行车的决策后,何峰便一头扎进了工厂,与众多工人一道研究琢磨。在对进口产品进行逆向测量、仿制并经过反复试验改进后,工厂与一个月后终于出产了第一辆。
不用说,紧盯着的夏海强听得风声便赶来了,生怕丢了试骑机会,一试之下还真趁手,还霸道地要下了。等图纸最终定型大量生产便投入售卖后,一开始却无人问津,可把何峰急坏了,还是禹子谟想了个法子,派了禹清明、禹奋进和陈若愚三兄弟到奉天城里骑车团团转了好些天,当下惹来一片关注,那些富家子弟纷纷打听到哪里能买到,销路一时大开。50元成本不到的一辆,定价100元居然都脱销了,随着自行车在奉天的热销、营口、锦州、牛庄、新民、辽阳各地闻风而起,形成一股所向披靡的自行车潮流。非但原本积压的货色一销而空,工厂甚至还接到了一长串订单,生产任务加班加点还难以完成,只能排到2个月后。粗略一统计,便是4万多元,简直就是暴利。
不过,随着自行车的热销,其他麻烦也开始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