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个小时运行,对人类社会中各种航空发动机或战斗发动机是个极大的挑战。
但对于系统提供的电推进发动机来说并不是。
从对应的资料信息中韩元早就知道了这套发动机在设计之初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增强它的续航时长。
所以四十八个小时,两天时间的持续运行对于电推进发动机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至于磨损消耗之类的问题,相对比传统的涡轮扇叶发动机,电推进发动机在运行磨损方面要小很多很多。
因为它没有轴承、扇叶等这些易损配件。
整体采用了磁场和电场作为推进力的来源。
磨损最大的零部件是发动机尾部‘热磁电场生成器’后面的矢量控制装置。
因为那些装置要面对高温炙热且疾速的离子空气碰撞,需要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就像战斗机的矢量发动机尾部要面对炙热的高温喷气一样。
至于其他的部件,除了进气口及辅助装置之外,并没有什么会剧烈震动运行的。
两大核心‘离子电场生成器’和‘热磁电场生成器’的运行,基本都不会动。
这两玩意可是固定在发动机的骨架上的。
如果它们动了,那可就出大事了。
算了下飞行器建造起来需要的剩余时间后,韩元几口将盘子里面的水果吃光,然后带上了学习勋章进入学习时间。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学习‘汉语智能编程’相关的知识信息。
不过因为知识信息量实在太过庞大,他现在也才堪堪掌握一些基础。
按照这个进度下去,差不多要三个月左右他才能掌握需要的知识。
这里的掌握,是指利用汉语智能编程语言来编写计算机的控制系统以及飞行器的各项控制程序。
至于整体学完,天知道还要多久。
反正依据目录来看,他现在才学了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都不到。
接下里两天的时间,除了继续对‘离子电场生成器’继续进行测试外,韩元也开始了生产飞行器的骨架结构。
相对比‘离子电场生成器’和‘热磁电场生成器’。
飞行器的骨架结构除了在设计上有些难度外,其他的材料制造,零件制造简直异常简单。
核心骨架采用高强度的钛铝铬合金,这种α+β型的双相性钛合金拥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在晶体组织方面稳定性好,具有相当优秀的韧性、塑性和高温变形性能,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合金材料。
当然,在强度、韧性、稳定性方面比钛合金高的合金并不是没有。
但最关键的是,αβ型的钛合金,它相当轻。
一架飞行器的设计中,重量是一个影响非常大的因素。
能在符合结构稳定的条件下减轻结构重量是必须的。
六台‘电推进发动机’外加高储能的锂电池就已经很重了。
飞行器的总体结构重量能减就减,重量越轻,飞行器就越节省能源啊。
当然,如果有核聚变装置提供电源的话,韩元就不会考虑这么多了。
但问题是他现在没有啊。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