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空天验证机(2 / 2)

发动机研究,一向是个大困难。

因为燃烧室的火焰燃烧,很难用计算机模拟出来,人们只能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更多的采用实际测试的方式,用风洞来验证设计效果。

当初歼十的设计过程,就是采用了风洞,加无穷大公司超级计算机的方式,来进行研制的。

而且,当时几十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也主要是进行发动机材料的研究,还无法完全用计算机,做从头到到尾的设计验证。

仅仅是这个投入,一般的国家就难以承受了。

而超燃冲压发动机设计,更是超出了普通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困难。

冲压发动机是广泛运用于导弹、超音速战机的一种特殊发动机,它的设计思路,来源于“涡喷”,取消了涡喷复杂的涡扇进气装置,结构更加紧凑、简单、易于制造。

但冲压发动机,由于没有了涡扇进气装置,它就需要一个初速度,来让发动机运转。

冲压发动机启动的最小条件,是不得低于0.5马赫。

超燃冲压发动机,其实是专门用于近地轨道,巡航战机的专用发动机,它的启动条件更加苛刻,最低启动速度,不得低于4~5马赫!

这样高的要求,使得超燃冲压发动机,根本无法在地面上进行测试,必须装上验证机,上天测试!

谁能保证自己设计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绝对没有问题?

初期设计产品,必然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设计错误,每一个错误,所带来的都是验证机坠毁、发动机爆炸等灾难性结果。

这样的研制,就是美利坚这样超级富有的国家,不是迫不得已,他们也不会如此烧钱!

说起来。

美利坚搞超燃冲压发动机,一直在随着国际形势变化,而断断续续。

上世纪苏联还没有解体,也在研制的时候,美利坚立刻启动研发机构,不惜工本的研制,但国际形势稍一缓和,他们就马上以经费不足为借口,停止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究工作。

因此,即便他们已经搞了几十年了,验证性发动机造了一大堆,飞行试验也先后进行了上百次。

但美利坚始终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研究思路,时断时续,还常常从技术进步中修改研究方向,提出不同的设计要求,导致研发公司痛苦不堪。

非洲基地的初期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之后有了光子计算机配合,研究进度又快了许多。

动力部门的研究人员们,用了尽可能多的模拟演算,来确定最终的实际方向。

现在就是采用了变几何进风通道的设计思路,来全力攻关。

近些年,虽然他们一直没有推出实物,但与此相关的技术障碍,都解决的七七八八了,积累了足够关键的技术。

天道系统,这个模拟世界,让研究小组可以抛开算法难题,直接赋予发动机模型相关的数据,构建一个近乎于真实的发动机。

不同条件的气动环境下,发动机的变量,都清晰的摆在研究人员的面前。

长期停滞不前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小组,顿时恢复了活力,每天近十次的模拟风动试验,让他们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技术参数。

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在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中,快速的推进着。

现在所差的,就是一次实际飞行测试!

“既然是这样,我也没有意见。”赵工沉默了一下,又开口道:“不过,我认为,不宜进行全尺寸验证,可以先做一个缩小比例的试验型发动机,就足以验证相关数据了。”

“这也可以节约大笔经费,还有,小尺寸的验证发动机,我们还有把握来完成,但要是一来就上全尺寸,说实话,我们也非常吃力”

“那是当然!”王方军笑道,“陈总的意思是,一两颗卫星,就依然沿用火箭发射的方式,毕竟我们总不能用一百来米长的超大型空天飞机,来发射只有一百多公斤的卫星吧,这样太浪费了。”

说话间,他们来到了超燃冲压发动机项目小组的实验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