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蜀地依旧是扮演后勤粮仓的角色,这就是这片地方的祸福所在,福气是群山保护了蜀国,祸根是群山封闭了蜀国。
天下大乱的时候,大家都想去蜀地避祸,以群山为屏,苟全自身。
但因为其封闭性,往往容易难有作为,等天下大定,外来大军来了,蜀地又没法抵抗。
其实这也挺好,对蜀地百姓是好事,但前提是没有湖广填四川那样的惨剧。
现在史从云最关心的反而是李处耘的东路军现在战况如何,他们约定的是在成都会师,但空间距离太远,联络都是大问题,根本没法协调,只能相信李处耘等人的能力。
当天,大军在城外落脚,随后忙碌起来。
全军的作战部署和总方针也定下来,大军就这么开始在利州城外大摇大摆休整。
但令史从云和众将都没想到的事情在第二天正午发生了。
第二天中午,史从云正准备和冯继升去东山看看实际情况,结果有人急匆匆了来报告,说是蜀军使者。
史从云惊讶,旁边的冯继升等人也诧异,随后道“难道他们要投降?”
他也和众人想到一块去了,这时候派使者来,莫非是打不过,想投降了。
很快使者在亲兵的带领下进来,来者一身文士打扮,在大营中倒是神色自若,随后拱手作揖“请问是周国秦王吗。”
史从云点头,“有事直说。”
对方从怀来掏出一封书信双手呈送“在下替大帅给秦王送上书信。”
史从云接过来,直接拆开看起来。
看了一会,他觉得是不是自己眼睛花了,递给旁边的众人看,大家看了也有些不敢相信。
因为这书信不是投降,也不是讲和,而是战书!
史从云一时有些搞不清楚王昭远脑子里怎么想的,你说你好好守城就守着,至少还算稳妥,这主动出战?
“你们大帅是否清醒?”史从云委婉的问了一句。
来使者十分严肃的说“劳烦秦王关心,大帅一切都好,我们大帅饱读兵书,满腹韬略,秦王敢不敢应战。”
身边的将领是又懵逼又生气,正要骂那使者,史从云制止了“回去告诉你们大帅,某定会应战,让他好作准备。”
之后使者拱手,很是自得的走了,许多人都愤愤不平,史从云却没多在意。
他这些天一直在脑子里回忆王昭远的事情,他读过不少史书,偏偏没有王昭远的事,后来慢慢想起一些,才发现自己为什么没记起来了。
他以为王昭远身为蜀国知枢密院事,统领北路大军,这么说也是位极人臣,出将入相,应该单独有传,应该是名留青史的人物。
他照着这个思路去回忆,自然错了,想不起来。
后来偶然想起来,才记起历史上对王昭远不过寥寥数笔,按理说这人统领蜀国北路大军,还管过枢密院,不该这么简略而毫无印象,除非他真的是毫无作为,史官都不知道该写他什么。
史从云也回想起一些关键词,比如熟读兵书,自比诸葛,利州三战三败。
之前他还以为自己的记忆错乱了,一直觉得自己记错了,可能把别人的事迹记到王昭远头上去了。
因为就他实际道利州考察后的情况看,利州虽不及寿州,也是坚城,王昭远守重镇利州,怎么会跟王全斌三战三败呢,他据守坚城不就行,怎么可能三战失败。
现在史从云才突然反应过来,可能不是他记错了,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王昭远自认为熟读兵书,满腹韬略,自比诸葛亮,那他肯定要秀一下自己排兵布阵的本事啊。
于是就有邀战这种让他和众多周军将领都有些懵的方式,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春秋时期吗?王昭远一主动出来打,可不就能三战三败,被王全斌教做人了吗。
史从云越想越觉得可能,于是下令让邵季明天一早把精锐骑兵带出来备战。
第二天正午,史从云带众将领兵三千到南门等候,果然看到蜀军出城,随后开始在城门前排兵布阵,远处王昭远的帅旗出现在城头,下方隐约有人影,似乎在指挥下面的士兵。
派兵布阵也是正常,只是蜀军在那慢慢腾腾的动作半天之后,摆出来的阵势越来越奇怪了。
邵季等不住“大帅,让某去冲散他们。”
“不急,再看看。”史从云抬手,他倒好奇王昭远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了。
很快,蜀军那边磨蹭半天,终于弄出个奇怪的阵型,正中一个圆阵,外面各个方向上环绕六个方阵,都不是正面面对他们的,把史从云看不会了。
旁边的魏仁浦骑在马上看了半天,随后道“这好像是六花阵的摆法,和兵书上有些像。据说是唐朝大将李靖从诸葛武侯八阵图中推衍来的阵法”
光听名头,众人都倒吸口凉气,又是李靖,又是诸葛武侯,名头很大。
可在看对面蜀军摆出的阵型,着实给大家都整不会了。
“魏公,你说要怎么打?”
魏仁浦摇摇头,“老夫也不太读兵书。”
史从云看向邵季和慕容延钊,两人也摇头,生怕丢人连小声说“我们不读书”
“不过大帅,恕某直言,直接以两路骑兵冲过去不就成了,一下就冲散了。”邵季小心发言,慕容延钊也点头表示赞成。
史从云遥望对面蜀军布阵,一时没下令,说实话他之前在战场上从没见过这么摆阵的,现在第一次见,又听说魏仁浦说又是李靖,又是诸葛亮,确实给他镇住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对面派来使者,很自信的告诉他们,可以开战。
史从云这才回头“那好,你们各率一支铁骑,从左右翼杀过去,王全斌去把后面大军调过来,等着。”
邵季和慕容延钊领命,立即去集结周军铁骑了,就这样,一场莫名其妙约战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