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将来让你当陛下,你会怎么做?”
李括这话,说着轻飘。
就好似在跟李重聊家常一般。
若是换到别人那,说不定就诚惶诚恐,各种想法。
甚至……
说不定有的人都已经是被吓跪了。
但李重却不会想那么多。
毕竟……
一来,他本就是皇孙,这位置本也该由他来继承。
二来,只能说他的容错率很高,反正,答错了,就直接跟他皇祖父卖萌就好了。
“如果将来让我当上陛下,那我一定不会靠我阿耶的余荫。”
“什么意思?”
李括便问道。
“就是说……一般史书上,上一任皇帝驾崩了,上一任皇帝一般都会给自己的子嗣留下一套辅国的班底。”
“而我,绝对不会靠阿耶留给我的班底。”
“为何?难道……给你留下一套能辅佐你治国的班底,这样不好?”
李重也是回道:“也不是说不好,而且,孙儿也没说不要,而是……但凡那些史书上英明神武的皇帝,谁又是靠别人的余荫的。”
“要想在皇位上坐得稳,就需要有忠于自己的人,而不是别人送给自己,叫对方忠于自己的人。”
“并且,身为皇帝,还要在自己人当中树立起自己的权威。”
“说白了!”
“史书上的很多的辅国之臣,为何总是屡屡有把持朝政的?”
“不就是因为皇帝靠的自己父辈的余荫。”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这些后世之君。”
“因为他们总是被关在宫中,对外界根本一点都不了解,那还不是权臣们想让他知道什么,他就只能是知道什么。”
“孙儿要当,就当像是每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
“如刘邦,如我们大唐的文皇帝。”
“只有手底下的人服自己,那这政令才能快速有效地推行下去,只有手底下的人服自己,那这个国,才不会有太多的动荡。”
“其实……孙儿说一句不恰当的话。”
“很多皇帝,都喜欢打压太子。”
“孙儿以为,这是不对的。”
“若是出于锻炼太子的能力,那倒也罢。”
“可有的,完完则是在担心太子谋反。”
“好了,往往太子被打压下去了,在朝堂上,也斗了十几年,到了老皇帝就要死了,一看下面,没有一个成器的能继承皇位,于是……这时候倒是想起来,要为了江山社稷,然后随便立一位根本没有准备好要当陛下的。”
“然后……再给他配一些能信得过的臣子。”
“孙儿遍读史书,皇朝的历史,大多无不是这样。”
“而这样所导致的结果往往便是,要么皇帝被权臣架空,像北周静帝就更惨了,直接被权臣给夺了位,这也就是后来的隋文帝。”
“当然,北周静帝那是年纪还小,隋文帝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什么也不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要想皇朝传承永固,太子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而且,要对自己有着十分清醒的认知。”
“只可惜……”
“我估计历朝历代,都极少有人,能有这样的认识。”
李括发现李重是真的聪明。
甚至……
都聪明到了如何当太子都知道了。
若是每一个太子都明白这样的道理,那当陛下的,又怎会担心太子谋反。
然后……
李括便道:“可若是任由太子培养自己的班底,将来万一有一天他谋反怎么办?”
李重;“你是指太宗文皇帝么?”
李括:“咳!可以这么说。”
这一次的咳,李重能明显地感觉出来,是因为尴尬而咳。
李重便道:“我会说高祖不会当皇帝么,你既然承诺了要让太宗文皇帝当太子,那为什么到最后又反悔了呢?”
“明知道已经有一个太子,又为何承诺让太宗文皇帝当太子。”
“明明知道太宗文皇帝已经快要功高震主,却为何还要让他继续带兵立功。”
“当然!”
“若是将来我当了陛下,而恰好,太子无能,而诸王之中,又有一位,文治武功如太宗文皇帝一般,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把太子给废了,然后把太子之位,传给那位有能力的皇子。”
李括:“胡闹!立长不立幼,传嫡不传庶,这是历来的规矩。”
李重:“那孙儿便要问,历来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么?”
“古人还说天圆地方呢。”
“可现如今已经证明了,这地就是圆的。”
“立长不立幼,传嫡不传庶。这只是太平时期的规矩,是为了稳住朝局。是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殊不知……哪一次的皇位继承,不是杀得到处都是血。”
“汉武帝都知道,要外儒内法,外儒,是给别人看的,内法才是核心。”
“当然!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是否足够优秀,是否足以取代太子,确实不容易。”
“可如太宗文皇帝那样的,就不要太明显了。”
“若是当年,换太子去洛阳打王世充,打窦建德,能打赢么?”
“当时大唐的半壁江山,几乎都可以说是太宗文皇帝给打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