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庄村也属于谢营镇管辖,较为贫瘠,单从路段上来说,比起谢营镇那边,显得倒有点泥泞不堪。
但就是这样不起眼的村子里,却出了一位实实在在的大商人,那便是郭盛才。
关于他的身份和经历,武惠良也是在那次事故以后,从省外一家饭店的电视机里所得知。
据说八二年以前,在那个政策还不开明的年代,他就只身一人前往沿海地区闯荡,凭借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修过鞋子,卖过馒头。直到政策放开以后,才抓紧当下的趋势,利用手上积攒的钱财,开了一家玩具加工厂,收益日渐上升。后来在一次应酬中,有一位生意上的好友提出向他借几个工人上自己那干几天。
他便抓住了这个商机,干起了劳务派遣,四处在沿海边几个城市奔波,和诸多厂子老板签订派遣协议,一面以自己公司的名义招人,一面将招来的工人下派到这些合作的厂子里,从中抽取管理费和人头费,小赚了一波。如今虽然算不上多有名气,但手上的存款估值也达到了几十万,准备着再努力几年,将目标对准全国,开一家大的劳务派遣公司。
这次奔富大会,高庄村的村书记以拍电报的形式,邀请他前来参加。原来也是一片造福家乡的好想法,可谁曾想,在通过村子的必经之地上,有一处西北涵洞忽然坍塌,将他连同车子一起压得粉碎,当场身亡。
假使一下,武惠良要是救了这个暴发户,又会是怎样的奇遇
武惠良抱着这个想法,嘿嘿一笑,前往了高庄村,八点半以前,正式到达了西北涵洞附近。
周围有几个叫卖的摊子,正巧,天气比较热,武惠良有点口渴,就将拖拉机停在路边,来到一处西瓜摊附近。
见着卖西瓜的老农正依靠在马车边,笑着递给他一根烟说:“老伯,你也是高庄村的吧”
“是呀,这片就有我种下的瓜田。”老农接过烟别在耳朵上,笑着问道,“小伙子哪儿的”
“我谢营村的。”武惠良直来直去的回答道,完后又问,“听说这几天镇子上有个奔富大会的活动,你们村把这个名额让给谁了”
“听俺们村书记说,是村子里的首富,郭盛才。”一提起他,老农就赞叹不绝,“那小子啊,小时候皮得很,谁能想到,长大却成了首富。俺们村的人都好拿他当榜样,教育自家孩子,最经典的口头禅就是,你要是将来以后有人家郭盛才一半的本事,别说不读书,你喜欢做什么,俺都不拦着……”
武惠良发出一声爽朗的大笑声:“读书虽然不能决定未来的命运,可是不读书,多半就会成为文盲。就像我这样,到现在,还在家种那几亩地。”
“哈哈哈……”老农也跟着大笑几声,拍了下他的肩膀说,“这都是命。”
武惠良不排斥他说的话,毕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
假使一下,如果不是重生,自己也许一辈子都会那么浑浑噩噩下去,女儿走了,家里的老人也走了,许丽更是不知所踪。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辈子都会这么孤苦无依下去。
跟着笑了几声后,开始问起了正题,“老伯,你知道郭盛才的车牌号是多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