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先生,您来评评理。”
接着就指着那半毁的墙壁,又指了指对面那人,说道:
“这本来就是属于我的范围,可他却硬是说这是他家的。”
说话的那村民很是委屈的样子,但被指责的那人也不甘示弱。
“胡说,明明是我家的。是你霸占我的。”
“你才胡说呢!”
……
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吵得是不可开交啊。
那老先生看到这儿,赶紧用手示意他们先别吵,听他说。
“各位,将大家都是邻居、都是同村的,相互谦让一下又何妨?”
虽然两人都听他的话并没有再吵了,但温言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现在是迫于这位老先生的面子才这样的。
如果后续没有其他解决的办法,温言相信这两人依旧会为了这而继续争吵起来。
他看见他们两人的脸色就知道事情并没有解决,而是压制了而已。
他这时向一名小吏招了招手,这是之前他派遣过去的,只不过看他这样子很明显是调解失败了。
不过因为他先来一步,所以一些基本的情况那小吏也是有所了解的。
两人接头交耳好一会儿后,那老先生看向那两人。
“两位,不如双方各退三尺?”
“依我看来,你们两家的房屋靠得太近了。这样出行时也不太方便,若是都相让三尺,那么你们就会得到六尺小巷,这六尺小巷可不得了啊,它能······”
那老先生说了一大通的好处,温言听到后也有些目瞪口呆了。
这口才,放在现代妥妥是一个销冠。
听到这六尺小巷,温言就想起了一首诗,情不自禁地念了起来: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村长好文采!这诗很是应景啊!基,甚是佩服。”
老先生又慢慢品读了一番,特意将那句“让他三尺又何妨”单独拎出来。
就这样,一件本来颇有些棘手的邻里纠纷就这样被他以三寸不烂之舌搞定了。
于是一行人就又返回到城主府了。
在路上,温言一直在思考,他究竟是谁?
自称“基”的历史人物他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等到他们在大厅里落座好后,他这才一本正经对温言行了一礼。
“山野之人刘基拜见温村长。”
听到这名字,温言的脑海“嗡”的一下宕机了。
他······他他是刘基刘伯温啊。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的刘伯温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