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
“这宝光怎么突然自己冒出来了?
“还是一团青色宝光?”
执壶上方三寸处突然出现的青色宝光,着实让沈愈呆住了。
因为这是他根本没有预料到的。
此时的沈愈虽然能做到表面不动声色,但心中已在飞快计算宝光出现的各种原因。
凝神注视古玩十秒钟以上会出现宝光,这一点沈愈已经完全知晓。
但青色宝光明明应该出现在明代古玩上才对啊?
手中这只银质执壶,以沈愈的经验来看,无论是从器型还是在纹饰上分析,都应该是清咸丰到光绪这段时间的。
所以,纵然出现宝光也该是蓝色宝光才对。
并且宝光大小也不对。
这只银质执壶虽然是鸳鸯壶,但因为品相一般,最多也就是四千块出点头的样子。
就算碰到极其喜欢清代老物件的藏家,往最高处说,五千块也到顶了。
按照沈愈的经验,这不该有宝光出现。
因为古玩宝光的出现,古董价值必然要超过万元。
更让沈愈难以理解的是,这只银质执壶所凝结的光团竟然如同蚕豆般大小。
与钱老那枚青田灯光冻印章出现的宝光比起来不相上下。
甚至还要大上那么一点。
这怎么可能呢?
要知道钱老那枚青田灯光冻印章的市场价格至少也是百万元起步。
难道这银质鸳鸯执壶比灯光冻印章还贵?
不可能,怎么想也不可能的。
从青色光团的出现到现在说起来繁复,但实际上也不过是几秒钟的时间。
沈愈一边装作随意把玩手中的这只银质执壶,一边继续想着各种可能导致宝光出现的原因。
宝光的出现必然有其原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这也是沈愈用店里数百件古玩,以及钱老的青田灯光冻印章做实验得出来的结论。
而这只银质执壶不值钱,起码不如钱老那枚印章值钱,也不需要怀疑。
沈愈打小接触古玩,现在更是开了自己的古玩店铺,市面上各种古玩的价格可说是了如指掌。
此银质鸳鸯执壶顶天了也就卖五千块钱,还得碰上那种不差钱并且特别喜欢老银器的藏家。
若是碰到买也可以,不买也可以的藏家,四千块是极限,往上多一百都不可能。
“既然执壶本身不值钱,难道是这执壶内部另有乾坤?
“就如同古玩行中广为流传的画中画,瓷中宝,肚中宝一般?
“壶中藏着其它宝贝?”
当沈愈看到高瘦摊主小摊上那最显眼的大肚子粉彩九桃天球瓶时,他的双眸猛的亮了起来。
沈愈自十六岁在东牛观古玩市场淘到人生第一件古玩清代黄花梨笔筒时起。
各种“画中画”,“肚中宝”,“壶中宝”之类的捡漏传说就不停的往他耳中钻。
到了沈愈高中寒暑假开始摆包袱摊以藏养藏后,听到的这类捡漏奇闻就更多了。
所谓“画中画”并不是说画上的内容是场景中挂着一副古画,而是真实的画纸之下藏着另外一张完全不同的字画。
比如古代某人得到一张画圣吴道子的水墨山水真迹,但他又不想其他人知道,只想将这幅真迹留给后人,于是就选择重新装裱做一副画中画出来。
具体步骤就是将另外一张画工稍显粗糙,笔法却有可取之处的山水画覆盖住画圣的真迹。
这样就算有人看到也只是以为这是一张普通画家的作品,但因为画有可取之处又不会随意丢弃或者毁坏,这样的画中画就可以安稳的保存下来了。
只是沈愈对这种传说并不相信,要说明清画家的作品装裱成画中画还有可能,什么画圣吴道子的就纯属无稽之谈了。
古画能千年流传靠的是历任藏家的精心保管与多次的装裱。
要是无人保养,画早就成碎纸一堆。
要知道明代的绢到了清代已经烂成渣了,何况是唐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