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慧命的常乐我净(1 / 2)

生命的觉醒 净心之旅 1245 字 2022-09-15

人的生活大致有三种,物质欲妄的生活,思想意识的生活和心性的生活,这就好比水一样,表面的好比是物质,再深一点的好比意识,底部就好比心性。

物欲的生活是稍微有些不如意就瞋恨发怒,很容易受八风所动摇,就像水一样,稍微有点风就起波浪,意识的生活就比较深了,他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有点风吹草动也不会改变它,意识是无始却来累积的习气,这是长时间的累积,就像水风是吹不动的,但有了水震或潮汐现象,也会改变他的面貌,而心性是不可能被改变的,因为它不属于生死的范围,他是常乐我净的。

如果说生存是思想的范围,那么生死或了生死的方法就是意识,而心性却是置身于生死之外的人间净土,我们和我们最亲的人相处,大多就是物欲思想的生活。

为了生存而做出种种嗔恨发怒的事情,这是典型的思想生活,很少一部分用的是意识的生活,比如人生育的习气,顽强的生存现象。

狗生下来就会吃奶就会游泳,这是先天的意识,修行人追求净心净土的生活,只把这一世的生活当做因缘,有因则聚,无缘则散,毫不在此世上争夺计较,身语意完全想着净心净土,并用净土的生活为人处事,这就是心性的生活。

有人问师父,本事大的人应该具备什么呢?一个太在乎外在的人,是很难经营好内心的,一个智者让一个年轻人端着一杯水,在热闹的小城里走一圈,等到年轻人回来时,却一滴水都没洒,老人问他你看周围的环境,听周围的声音了吗?

你见人打招呼了吗?那人说我只顾着端水,别的什么都没想,老人又让他重新走一圈,他看着周围人就打招呼。

对环境声音都很在乎,结果回来时水杯一滴水都没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得有专注内观的心,不为任何人事物所动摇,只有这样你的事情才能做好,如果总被外界的事情所影响心绪,那么你外在的事情,内在的事情都做不好。

我们修行就像水一样,在乎人事物境,佛号是不会摄心的,所以修行就是看破放下人事物境,修专心内守的心灵,不管人事物多么的变幻莫测,都不能动摇我们的心灵,不管内心的欲妄多么的强烈,都不能改变我们的佛心,这才是人生修行的基矗

建筑物的上梁与栋梁之材有什么区别呢?佛堂的建成代表佛陀教育的开始,能培养出无我利他的栋梁之材,这才是上粱的真实意义,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世间人常说:入宝山不能空手而归,指的是学了有用的东西,物质或精神都得到了充实,而佛教要求得的是心灵,是心空及第归,就像小孩子上学一样,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学有所成,而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而佛法也是这样,要得到心灵的智慧,就要完全的看破放下,待到学有所成之后,就可以逍遥自在于三界之中,并用心灵的智慧,来完成度化众生的大愿。

精神的开示对现实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抱有坚定的信心,不管别人怎样说,也不管对你怎样,遇到什么逆境恶缘,都不改变自己的菩提心,这就是一个修行有进步的人,我们活着时可以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