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损失惨重(1 / 2)

“五千余人的禁军,除梁山指挥使麾下五百人反正,守卫宜德门那两百人投诚,参加叛乱的有四千余人,死伤者超过三千,逃走的大概有七八百人,臣已经安排捧日军全城大搜,这些人都是京城子弟,应该逃不了多远。”

随着赵文耀率领捧日军接管城防宫禁,刘贵妃等人掀起的叛乱算是彻底失败了,在看到官家尸身的那一刻,赵文耀就明白,大宋将来的主人,非太子殿下不可。作为皇亲国戚,自然是忠于皇家,忠于最正统的皇族继承人。

在盛长槐的建议下,太子命赵文耀率领彭日军三千人负责宫中防卫工作。不是盛长槐避嫌,而是从开国之后,宫中禁卫统领一职,非皇亲国戚莫属,这个位置,终究是要还到沉国舅手里的,自己这一次的功劳,谁都无法抹杀,不如给赵文耀卖个好。

赵文耀在接受重任之后,第一时间就安排人抓捕附逆的禁军,这时候,刚刚统计出来的数据,光是禁军的损失,就让赵文耀痛心不已。

谋逆一事,乃是禁军上层的主意,底层士兵大多被蒙蔽,即便是后来跟着叛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能够进入禁军,大部分都是汴京身世清白之人,短短几年功夫,接连两次叛乱,汴京的百姓这是遭了什么难,好好的子弟,以为到皇宫宿卫是多么荣耀的事情,结果可倒好。

太子脸上也是一副阴鸷的表情,他当然明白这件事影响有多么大,恐怕今日之后,皇家的威信就要大打折扣了,这一次的损失,比上一次逆王谋反还要大。

但是,更让他心痛的事情还在后面,东平侯是负责公侯街善后的,公侯街那边的损失也已经盘点出来了。

“庆国公家住在舒王府附近,被叛军第二波攻击的,仅有庶出的幼孙,因不得宠,和其母亲生活在偏院,叛军杀入庆国公府邸的时候,躲进附近的地窖里面得以存活,其余人,仅庆国公嫡女存活,不过,他们家的姻亲前去查看的时候,那女子因被叛军凌辱,已经上吊身亡。”

这件事,在知道刘贵妃带人屠戮宗室的时候,太子已经有了准备,虽然他对庆国公一家的遭遇感同身受,但是现在他最关心的还是舒王府那边。

“舒王府呢,舒王府可有活着的宗室。”

看到太子一脸急切,东平侯摇了摇头说道。

“叛军第一个攻打的就是舒王府,舒王府一脉的成年男丁,皆参加了官家寿宴,叛军谋逆的时候,死伤了一多半,在撤出皇宫的路上,舒国公和舒王七子和舒国公嫡长子被流失射中,没救过来。舒王府那边,除了回娘家的两个女卷,上至舒王妃,下至舒国公的几个孙子孙女,无一存活,臣让舒王府逃走的下人们指认过了,确实是舒王府主人的尸身。”

在京的宗室可算是倒了大霉了,尤其是皇室近支,舒王一脉乃是官家生父传袭下来的,由于官家登基,舒王一系水涨船高,原来邕王府邸彻底归了舒王一系,当年邕王可谓是子孙繁多,王府硕大无比,又因为舒王过世,子孙除服,再加上官家寿辰的缘故,哪怕是外放的,都已经回归京城。

这下可好,被刘贵妃一网打尽了,除了太子哥三,算上太子独女,枝繁叶茂的舒王一脉竟然只留下来一个成年男丁和三个稚子。

这还不算完,同为太祖后裔的庆国公府,舒王的堂弟家,竟然也只留下了一个庶孙,要不是这个庶孙出身下贱,平日不得宠爱,恐怕也得绝嗣。

太祖一系本来在几朝就一直被打压,好不容易等到皇位重归太祖一系,过上了几年好日子,却偏偏遇到了刘贵妃这个疯子,就是不知道官家见了太祖,会不会后悔他所谓的平衡之举。

而太宗一系,最有实力的兖王和邕王在先帝在位那一次叛乱被一锅端,在京的两家这几年被冷落,虽然人丁稀少,却因此逃过了一劫。

太子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太祖一系除了庆国公府和自己哥三,其他支脉早就绝嗣了,而太宗一系,真宗皇帝兄弟众多,在外可还有三个藩王传承,大宋皇族强支弱干,太宗一系对于皇位回归太祖一系本来就十分不满,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起什么异心。

在大宋,皇族和勋贵同为与国同休,却又互相制衡,为了避免出现五代时期皇朝更迭的情况,宗人府的权利十分巨大,甚至连勋贵传承都是由宗人府负责,以往大宗正的职位都是由皇族近支,大宋皇帝最信任的宗室担任,看现在的情形,这个职位又得回到太宗一系手中。

当年官家登基的时候,就有这样的隐患,好在舒王后裔众多,舒国公执掌宗人府,才免除了这个隐患。

不是官家当初不愿意封亲兄弟为王,乃是因为皇家自有定规,非皇子不可封王,舒王因是官家生父的原因已经是破例了,连舒国公都只能降等。

现在这种情况,刘贵妃谋逆,永王虽然没有参与,但叛乱的根由是他这个身份,贬为庶人已经是网开一面了。靖王甚至比永王还小,等到他长大,至少还得十几年。

看到太子半天不言语,东平侯也知道太子在愁什么,这乃是皇族内部的事情,谁都不敢插嘴,这时候,他倒是佩服盛长槐了。

“几年不见,西平侯什么时候变的这番油滑了,我说他怎么这时候不留在太子跟前表功,反而请旨出城捉拿寿亭侯等人,原来是早就想到这一出了。”

果然,太子想了半天,没什么办法,只好看向了东平侯。

“现如今,皇族宗室遭此大难,官家驾崩,皇陵修缮一事该由谁负责。”

其实,在官家登基的时候,皇陵就已经开始修建了,主体早就完工,说是修缮,不如说是准备下葬事宜,但是这个职位至关重要,一般都是指派宗室负责,这时候谁负责皇陵事宜,谁就是当仁不让的大宗正,这种话,叫东平侯如何回答。

东平侯不愧是西北一系军方的谋主,脑瓜子就是转的快,很快就把锅甩给了赵文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