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习武(1 / 2)

七月,扬州的天气逐渐闷热,盛长槐身着短衣短裤,一大早,就在祖母的院子里做完了锻炼。

自从上次从刘家庄子回来之后,盛华兰告诉祖母长槐在射箭一道的天赋之后,盛老太太本就是武侯府出身,对武人并不歧视,反而觉得,男儿在世,无论将来盛长槐是否能够科举高中,拥有一身不俗的武艺都能够添光增彩。

本朝以前,能够彪悍史册的,大多是文武双全之辈,就说本朝,开国三十多位世袭爵位中,仅有时任宰相的韩国公赵相公,还有一个走了狗屎运,劝降北汉国主的临乡伯,哪个不是因功封爵,最近几年,曾经从宫中传出官家感慨,本朝勋贵大多走了文臣之路,国朝武备荒废,这才有了武举之事,也是为了鼓励民间习武。

十几年前,宋辽边境冲突,辽国大兵压境,本朝中青代的除了宁远侯,英国公嫡子等寥寥数人之外,年轻一代再也找不到可以扛鼎之人,虽然几经波澜,宋辽战事平息,但是西边的定难军趁机独立建国。

虽然之前定难军以名为藩镇,实为割据自治,但是法理上仍然属于大宋,待宋辽战事一起,定难军节度使之子李元昊交好辽国,以向辽国称臣,获取辽国的支持,虽然大宋最终同意增加岁币,换取辽国退兵,但是大宋的虚弱也被西夏看在眼里。

在宋辽战事结束,大宋派兵平叛,屡战屡败,最终不得已承认西夏自立的事实,虽然西夏名义上仍然是大宋的藩属国,但实际上已经和大宋毫无关系,仅仅名义上称臣。

两番大战,宋朝损失惨重,大宋武备松弛,财政困难的弊端暴露出来,这才有了范相公的庆历新政,虽然新政失败,范相公一干朝臣不得已被官家贬斥,但是武举却是保留了下来。

尤其是近几年,英国公嫡子因早年大战,身受重伤,熬了几年之后便离世而去,其余中青辈,仅有宁远侯存世,但也年近不惑,武举无论是规模还是频率,比之从前更为重视。

盛老太太在知晓长槐擅长射箭之后,便招来儿子盛紘商议,建议盛紘为盛长槐求取名师,教导武艺,以待科举不顺之时,改走武举之道。

盛紘虽然不反对,但也不支持,只说自己并无门路,盛老太太无奈,想起之前的老赵,老赵原名赵其方,本是老勇毅候亲兵,因心疼独女年少守寡,独自抚养庶子不易,便将身边的亲兵送到盛府,作为盛府护院,以免孤儿寡母遭受欺辱。

赵其方在盛家待了十几年,等到盛紘成年之后,才离开盛家,在盛家汴京的一个庄子上做了庄头,并在庄上娶亲生子。

盛老太太一封书信送往汴京,却没招来老赵,老赵回信所说,自家儿子随上官前往宋辽边境巡视,家中儿媳有孕在身,不便离开,待儿子归来之后,便抽身来扬州。

如此一来,盛老太太也无计可施,盛长槐不愿祖母作难,便提出建议,自己可以和刘大郎一同学习,刘大郎的父亲是厢军指挥使,军中各种武事人才都有,也拜了几个师傅,不如让父亲手书一封,在备上厚礼,想必指挥使也不会反对自家儿子多上一个同门师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