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西洋,这对于朱允煐来说肯定是一个无比重要的事情。让海洋文明被大家更多的认识到,这也是朱允煐需要做的事情,他需要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实际上大明对于海洋文明有着一定的认知了,毕竟大明朝现在的水师不再只是执着于内河,他们现在也驰骋在大洋上,也一次次的从南洋带回来一些珠宝、粮食,这都是好东西。
朱允煐也觉得时机成熟了,从大明开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在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励精图治,农业经济恢复了。在手工业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再加上一直以来在努力发展的规模庞大的官营造船业,这也使得大明朝有着更多的基础了。
造船业的发达,罗盘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大批航海水手的养成,航海知识的增加,这些也都可以算得上朱允煐对于这一次庞大船队下西洋的一个底气所在了。
他可不只是为了单纯的宣扬国威,这确实有一定的想法。但是很多人也都知道,大明朝早就废除了‘不征之国’,所以大明朝必然是以武力为后盾。要是能够以不动兵戈的方式实现威服众邦,构建以明帝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格局,那自然最好。
但是要是有些番邦不认可这些,那大明朝的军队显然也就可以有着一定的实力了。
朱允煐坐在武英殿,缓缓问道,“马三宝,朕问你船队可曾准备齐全。”
马三宝立刻流利回答,“启奏陛下,船队有海舡、海舟、海风船、海运船、宝船。有九桅十二帆、到三桅五帆或大八橹、六橹等。分宝船、坐船、战船、马船、粮船、水船等。共计一百五十艘,将士一万三千人。”
朱允煐缓缓点头,又问道,“朕欲意以你为正使,你以为如何?”
马三宝以头抢地,激动万分,“奴婢谢陛下隆恩,奴婢无以为报,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之恩。”
朱允煐这时候又问道,“你办事速来谨慎,也是勤学,朕倒是放心。只是此次下南洋,必然是以战舰为主。虽说你这些时日也学了些,但是如何海战,你可懂?”
大明朝的船队实际上也就是海上特混舰队,有一百多艘余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远洋海船组成,这样一个规模宏大,人员众多,组织严密的船队,马三宝未必就能全部指挥的动。
实际上此前朱允煐也听取了一些建议,这支船队必然是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进行编成的。
也就是船队由舟师、两栖部队、仪仗队三个序列编成。舟师就是舰艇部队,基本单位战船,它们被组成编队,叫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两栖部队用于登陆行动;仪仗队担任近卫和对外交往时的礼仪,庄严威武。
马三宝这个时候就说道,“启奏陛下,奴婢也知晓自己粗鄙,不懂武事,奴婢以为当有朝廷大将统帅大军。”
朱允煐缓缓点头,随即说道,“指挥大军,你倒是欠缺些火候。不过你到底是朕身边的人,朕有诸多谋划,好些事情也不能只是用兵即可。”
军队,这也只是为了某些政治,不能单纯的就是认为军队可以解决一切。
所以这一次马三宝也算得上被委以重任了,他不是什么监军,单纯的就是正使。代表着大明朝的使者,代表着大明朝的朝廷,这一点不需要多担心什么。
至于军事指挥方面,就不需要马三宝亲自指挥了,朱允煐必然会给马三宝派出一些精兵强将。
海战、航海之类的,大明朝也是有着足够出色的将领。
在马三宝离开后,徐辉祖、常茂以及李景隆自然也奉诏入殿,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和他们商议。
都是亲近人,朱允煐也自然的赐座,这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些体面。说起来这三位必然也都是死后封王的,未必就是本人的功劳,而是祖辈的功劳,都是三代王爵。
朱允煐就笑着开口,说道,“这也都不是外人,也都知道咱虽然好武事,可是到底少了些天分。说起来表哥最是知晓这些事情,咱年幼也是聪颖、善于洞察人心,学文倒是不费事。就是这调兵遣将、行军布阵,总是不得其门。”
李景隆就很会说话,“陛下善将将,臣等万万不及。”
朱允煐哈哈大笑,其他人可以率领百万大军冲锋陷阵,那是他们的将才、帅才,朱允煐这个皇帝万万不及。但是也没关系,朱允煐这个皇帝只需要将将领们牢牢控制,让这些将领各尽其才就好,这也是一种运筹帷幄。
朱允煐笑了笑之后,在自恋后问道,“此次水师大军,你们以为何人可以担当大任?”
徐辉祖这个时候直接说道,“陛下,臣以为罪臣俞通渊最为合适。”
俞通渊,也就是俞通海、俞通源之弟,也就是当初威震巢湖的大水匪俞廷玉的幼子。可以说俞廷玉和廖永安,就是老朱早期的主力水师的主力。
廖永安和俞廷玉率巢湖水军投靠朱元章,依靠着娴熟的驾船技巧,屡败元朝水军,使得老朱有了渡江的资本,为老朱统一江南打下了基础。渡江之后屡立战功,攻克多座城市,为扩大疆域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在水军方面,弥补了老朱的不足。
只不过廖永安在和张士诚大战的时候被俘,坚持不降八年后被杀。而他的弟弟,就是廖永忠。
而俞廷玉在攻取安庆的过程中战死,而他的大儿子俞通海在攻占平江时中流失,随后伤重而死,这一位也是在鄱阳湖水战中救下老朱、烧船献计、居功首位。
只可惜他无后,而他的二弟南安侯俞通源也曾跟随徐达南征北战,只是早年病死,也因为卷入胡惟庸桉被废除了爵位。
至于俞家的老小俞通渊虽然不如他的父兄勇武,不过一度也是越巂侯,只是因为受到胡惟庸桉牵连而被废除了爵位。
朱允煐就叹了口气,说道,“河间郡公、虢国公功大,皇祖父想起往事,每每叹息。只是俞通渊到底失爵,不好统帅大军。还是召返回京吧,想来也是来得及。”
俞家就在巢湖,离应天府也是比较近的。虽然俞通渊不能独领大军,但是到底是一员宿将,镇得住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