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 越来越好(2 / 2)

这可不是喜好瘦金体、喜欢书法、绘画的皇帝,甚至对于一些锦绣文章还是很不喜欢的。因为那样只会增加皇帝批阅奏折的效率,华丽的辞藻不一定得到赏赐、看重,很有可能是一顿怒骂。

务实,这显然是最重要的,这也算是对于这一次的科举取士稍微的定下了基调。

不能说到时候一些朱允煐不是不在乎文采斐然,大明朝也需要有着那么一些文风。只是相对于文采,朱允煐更加看重的是一个官员的能力,不能只是单纯的‘笔杆子’。

也没必要和茹瑺拉家常,朱允煐还是更喜欢做事情。叫来茹瑺,只是再次提醒茹瑺一些事情而已。哪怕茹瑺是自己的心腹,可是朱允煐时不时的还是需要提醒一下。

说到底皇帝就是皇帝,有着自己的心思和想法。更何况科举取士,确实是大明朝现在最重要的招贤纳才的渠道,在这个时候也确实是不得不重视起来。

在茹瑺离开后,郁新也被叫到了武英殿,哪怕是坐堂的户部官员们也都没有意外。

郁新好歹也是大明朝的户部尚书啊,掌握着大明朝的钱粮。皇帝频繁的召见很正常,不需要大惊小怪的。要是皇帝一直都不召见郁新,很多人心里到时候或者是不踏实,要不然就是有小心思。

“给郁卿赐座。”朱允煐开口,对王承恩说道。

郁新谢恩了,只是心里也是有着那么一些奇怪。虽说现在是在摊丁入亩,在考虑着银行的推广之事。只不过这些事情也是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皇帝前几天也问了。

哪怕是再重要的事情,也不至于一日三问,以前的英示皇帝可不是这样的。

朱允煐直接开口,问道,“现在想来也是做好了事情,去年朝廷收入如何?”

郁新立刻回答,说道,“回陛下,朝廷持续大兴屯田、奖励垦田、减轻民负,去年田赋粮再涨,已达两万七千一百万石。”

对于这个回答,朱允煐并不意外,这个数字是稍微超过洪武朝末期,大明开国后田地的数量、户籍等等都是在稳定增长。

郁新继续说道,“户籍一千一百万户,人口五千五百万余。耕地八百三十万顷,军户屯田两百万顷。”

这些数字朱允煐也不意外,看似很多,但是这里头也囊括田、地、山、荡在内。

朱允煐笑着点头,说道,“这倒是好事,银钱之数无需再说,咱想来也知道数额。”

郁新一下子被噎住了,虽然现在朝廷每年财政健康,算上粮食等等,朝廷每年的收入是要超过两千五百万两白银的。但是这里头,户部不嫌钱多啊,他们还是很想从内帑抠出来些钱。

朱允煐笑着问道,“国朝现在军饷白银,每年需多少?”

郁新立刻回答了,“回陛下,去岁国朝没有用兵,军饷共计五百七十万两。”

这个数字朱允煐并不意外,大明朝的军费开支确实不低,五百万两白银的军饷、军械置换等等,实在是再正常不过。当然军户屯田每年也有将近两千万石,这也不少。

至于说为什么军屯产量这么高,自然就是此前的两千万石,那是田粮税,是朝廷收上来的赋税。而军屯的话,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虽然也留给军户一些,只是这些军屯的产量也都是有计数的,和寻常百姓自己种的田有区别。

朱允煐笑着开口,说道,“还要继续开垦农田、提升人口户籍。记得要做好民生,这兴修水利之事,一直都不能缓。”

郁新自然知道这些,不管是洪武皇帝还是英示皇帝,一直都是很重视民生的。

别看现在的大明朝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似乎是有着一个盛世的雏形。只是这距离真正的盛世,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朱允煐也是远远不会满足的。

其实郁新也明白,一旦摊丁入亩,朝廷的财政收入肯定是要继续增加。而且朝廷在荆湘持续开发,那里说不定也要成为鱼米之乡,成为下一个江南富庶之地。

这个户部尚书做的还算舒心,比起‘前辈们’要好不少,因为现在的大明财力越来越强了。

只是郁新,肯定是高兴不了多久,将郁新召来,自然是‘要钱’!

7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