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天有三日(2 / 2)

在离开天津之前,朱雄英让他的三舅负责押送战俘,大明现在缺少劳改。

牢里有不少罪犯,每年那些男丁也要赋徭役。可是到底是大明的子民,朱雄英肯定没办法往死了使。但是北边抓回来的俘虏,或者是在高丽、东瀛抓回来的战俘,那就难说了。

虽然会有一些腐儒有些意见,但是朱雄英也没打算改变什么想法,必须要这么做。主要是这么个年代,确确实实有着那么一些个没办法的事情。科技生产力不够,只能是用人力来拼了,有些人力成本也可以低廉一些。

既然是要开始搞基建,那就干脆一点的直接开始,这个时候可不能有什么好心软的。

不要说现在了,就算是几百年后也是一样。很多的事情也就是靠人力,甚至是用人命去填,这也是根本没办法的事情,想要‘全自动’、机械化,真的不现实。

朱雄英继续坐镇北平,一道道旨意从福隆宫发出,这也让不少九边的边军,包括应天府的朝臣有些错愕、迷茫。

以前都说如今的大明天有二日,大明有两个主人。但是现在再看看,还是小看了这一切,大明根本不是两个主人,大明是有三个主人。

哪怕很多人都知道皇太孙坐镇北平,在大兴土木的营建北平府,那是为了迁都而准备。只是现在北平府甚至谈不上初具规模,现在这里就有着一些比较明显的‘政治中心’的意思了。

好在这些地方文武也不需要担心太多,因为北平这边的旨意,是应天府也认的,这也是来自应天府最至高无上的旨意。更何况北平府这边的旨意,和朝政也没有大的方向有什么出入,皇太孙没有想要‘开国’。

朱雄英只是继续坐镇,作为皇太孙,很多的事情他不需要亲力亲为,很多的事情也就是稍微的控制一下大方向、定下调子就好。

让他去做工匠,那显然是不可能的。顶多也就是朱雄英大概的说了一点方向,比如说想要制造出火绳枪、不断的和一些工匠描述思路,或者是大家集思广益去丰富一些构想。

水泥这样的东西,朱雄英也是在不断的和一些工匠讨论,也给足了人手和资源,可以多做一些试验。

大明王朝的皇太孙高贵、威严,这也使得不少番邦的‘留学生们’心生畏惧。他们或许在自己的故乡是权贵,但是到了大明就什么都算不上了,很多的寻常百姓都看不上他们。

但是在国子监,他们有着最高的老师教授诗文、经义,偶尔皇太孙还会宴请,和这些人谈笑风生,这也使得不少留学生想要留在大明,留在这个富强的国家。

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走入殿内,说道,“爷,今天要去皇城走走,工部的人都在那边候着呢。”

朱雄英头也不抬,继续写着信,“再等半个时辰吧,让宋忠去外面候着。该拿人就要拿人,该稽查就要稽查。你也带着人过去,锁入大狱后,有罪名要认、要确认,但是没有的事情也不要往上加。”

王承恩立刻领命,皇太孙信任锦衣卫,但是绝对不会让锦衣卫一家独大。现在在北平,有着一些开始制约锦衣卫的体系出现了。

朱雄英继续写着信,他现在也越来越理解他的皇爷爷了。很多的事情,就应该注意这样的一些平衡。一家独大这样的事情,朱雄英肯定是能够避免的话肯定就要避免。

写完信封好,朱雄英自然也不需要担心的。他送到应天府的信,基本上也就是老朱会开。老朱不只是要看朱雄英写给他的信,朱雄英写给弟弟妹妹的信,老朱来了兴致也要看看。

爷爷看看孙儿、孙女的信,很正常的事情,老朱觉得心安理得、理所当然,哪怕有些时候朱雄英故意悄摸摸的暗戳两句,老朱依然我行我素,反正咱就是看了,大孙儿的信想看就看!

<scrpt>();</scrpt>